10月12日,印度和越南政府在新德里签署了一项为期3年的南海海上油气资源开发协议,无视中国一再反对,执意介入南海事务。有分析人士指出,在美国、日本相继介入南海事务后,越南又将印度拉入南海问题争端,正使这一问题复杂化,而各方牵制的目标无一不指向中国。
拉印度开发南海油气资源
本月11日至14日,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对印度进行为期4天的正式访问。12日,张晋创在与印度总理辛格举行会谈后,两国签署了在南海争议海域共同开发海上油气资源的合作协议。
根据印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与越南国家油气公司签署的这份合作协议,未来3年内,印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将与越南进行合作,共同开发南海海域的两块油气田。
据《印度斯坦时报》报道,印度与越南将联合开发的这两块油气田分别被称为“127号”和“128号”,越南宣称对这两块油气田拥有主权,并称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在这一海域的活动“符合国际法”。
对于印度与越南12日签署的这份油气开发协议,印度媒体解读说,这份合作协议具有“战略合作”性质,意味着未来两国将会有更多能源开采项目出现。
印向南海投资2.25亿美元
据统计,目前,印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已经在南海的石油勘探项目上投资了2.25亿美元。
今年9月,越南外交部长范平明曾对到访印度外长克里希纳表示,越方“全力支持”印度公司在南海开发石油和天然气的计划,而克里希纳也声称印度的国有企业将继续在南海地区进行油气勘探。
今年9月22日,印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宣布明年将在“南中国海”(即南海)两个划定的剩余区块之一恢复钻探作业。该公司董事长哈泽利克还声称:“我们计划在那里重启钻探作业,印度外交部已通知我们说,该区块完全位于越南领海内,所以在那里开发没问题。”
印度媒体援引一名外交官的话称:“越方完全支持这一计划,对于继续这项工作,越南表现得非常积极。他们完全同意继续这个项目。”
11日,张晋创在飞往印度前也对新闻媒体称:“越南与其他伙伴包括印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在内的所有合作,都位于专属经济区内,并在越南的主权及管辖范围之内。”
未经中方许可的开发属非法
由于越南和中国在南海一些岛屿上存在长期争议,中国坚决反对印度企业在越南水域进行石油开发。对于印越两国无视中方反对执意宣布进入南海开采油气资源,中国外交部强调,除非获得中国许可,印度无权进行这一开发活动,否则其行为将属于非法,并呼吁印度不要加入南海争端中。
尽管越南宣称对标号为“127号”和“128号”油气田拥有主权,但中国政府一再强调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在南海的主张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重申中国政府对这一地区的主权主张时说,任何外国公司在未经中国允许的情况下,在中国管辖海域从事油气勘探活动,都是非法、无效的。
本月11日,中越政府刚在北京签署《关于指导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海上问题基本原则协议》,被视为两国在推进海上问题谈判进程中取得的积极进展。然而,次日,越南便与印度签署开发南海油气资源的合作协议,令人关注。
对于印度公司强势开展南海油气勘探,外交部发言人姜瑜日前警告有关外国公司不要卷入南海争议。
她强调:“我们希望有关国家尊重中国的主张、立场和权益,不单方面采取任何使问题复杂化、扩大化的行动。域外国家应尊重和支持域内国家通过双边谈判解决争议的努力。我们一贯反对任何其他国家在中国管辖的海域进行油气勘探开发活动,希望有关外国公司不要卷入南海争议。”
印度视越南为“东进”筹码
对于印度不顾中方反对,执意拉拢越南介入南海事务,令南海问题再度升温,有分析称,印度此举是想以越南为筹码,加紧“东进”步伐。
近年来,印度“东进战略”的重心已从“分享中国经济繁荣”转向“防范中国势力扩张”,而这种“东进”之举的关键在于越南。为此,印度不断提升与越南的双边关系,除经贸与防务合作外,印度方面也希望抓紧越南与中国因南海油气资源开发而产生摩擦的有利时机,提升两国的战略合作。
印度亚洲新闻社11日称,印越两国都希望建立一个长期的合作关系,并进一步通过更深、更实用及更有效的综合性双边合作来推动当前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媒体表示,张晋创在今年7月担任国家主席后不久便访问印度,意在强调新德里与河内之间越来越重要的同盟关系。《印度斯坦时报》12日也称,张晋创的这次访问将极大地加深印度与越南之间的防御和战略关系。
有分析人士指出,印度和越南之间不断强化的关系,对于越南而言,不仅有望提高其在本地区的影响力,特别是可助其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抗衡,还将获得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合作。对于印度而言,拉拢越南,印度海军力量就可以轻易进入南亚的一些重要海域,这一方面可在某种程度上平衡中国海军在印度洋活动所带来的影响,也为其接近南海的能源库存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印度也希望通过介入南海事务,展示其在东亚地区日益重要的战略地位。尽管各有所图,但在警惕中国经济与军事实力上面,印度与越南找到了共同目标。
本报北京10月14日电
本报记者 陈小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