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理工学院的大四学生王晓丹喜欢旅游,去过不少大城市。她发现现在很多城市都在修建地铁,而地铁噪声是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学习材料专业的她对地铁的噪声屏障材料产生了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王晓丹开始和两名同学一起研究地铁用声屏障材料的研制。
这一研究,还真出了成果。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地铁用声屏障材料——铝纤维吸声板中的主要原料仅日本能生产,在我国应用的成本较高。而王晓丹和她的团队研制成的快冷铝质纤维吸声板与进口铝纤维制成的吸声板性能相当,有些性能甚至更佳;而最重要的是,成本大大降低。这次,王晓丹就是带着这个项目来到大连理工大学“挑战杯”的终审决赛现场。
王晓丹的项目只是洛阳理工学院参加此次“挑战杯”终审决赛的三个项目之一。这所河南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历来强调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近5年来,学校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等省级以上竞赛奖励17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就多达37项。
事实上,在“挑战杯”的赛场上,早就不只是985、211高校的天下,中国青年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不太知名的“小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比赛,并取得了很优异的成绩。
合肥学院是一所建校仅31年的普通本科学校,但近年来参加“挑战杯”的成绩却不亚于一些名牌高校,这次又有三个项目来大连参加终审决赛。计算机科学系的大四学生周晶晶和他的团队带来的项目是《基于物联网的公交车到站时间智能预测系统》。简单来说,这项研究就是让在车站等候的乘客可以知道下一辆公交车还有多长时间到站。作为团队的负责人之一,“参加这个项目就像管理一个公司,我也很清楚地了解到软件开发的整个流程”。周晶晶说。
在安徽省参加“挑战杯”终审决赛的名单中,除了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这些名校外,还可以看到安庆师范学院、铜陵学院、合肥师范学院、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这些过去不太知名的名字。
上海电机学院隶属于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的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上海电机制造学校,2004年才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这次他们来参赛的项目《无铁芯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和学校的专业特色密切相关。参赛前一周,项目组还专门邀请在第十一届“挑战杯”中获全国二等奖的校友张臻峰来校对组员进行培训。梁森、宋国强两位老师作为往届“挑战杯”指导教师也应邀参加。
在交流中,张臻峰详细地介绍了他参加“挑战杯”现场问辩环节的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在模拟现场问辩过程中,该项目指导教师赵朝会以及梁森、张臻峰均给出有指导性的、有特色的建议。
上海电机学院团委负责老师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学校一直积极组织同学参加这项大学生科创领域的全国顶级赛事,并在往届竞赛中取得较好成绩。近3年来,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中,该校学生共获得全国二等奖3项、三等奖两项,成绩位居上海高校前列。而今年参加终审决赛的项目已经申请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其中5项已授权。
甘肃省此次共有3所学校参加“挑战杯”终审决赛,除了兰州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以外,还有一所不太为人所知的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这所位于西部地区的普通专科学校,并没有忽视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次来参加终审决赛的《课桌椅与人体舒适度调查统计分析》就是学校几名同学看到不少中小学生视力不好、坐姿不对而产生的科研想法。
代表团队来参加答辩的李喆平时就很关注社会问题,“我刚才观察了一下,我们这一排参赛学生中就有18个戴眼镜的”。李喆和他的课题小组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不同年龄的人中调查分析桌椅的舒适度,并用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和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还为课桌椅设计提供了建议。这次李喆还亲手制作了一把椅子,“学校很支持,这把椅子就是我到机电系做的。”李喆告诉记者,学校很支持学生参与一些课外创新活动和比赛,上一届“挑战杯”学校就获得过三等奖。
四川理工学院的杨威也得到了自己学校的支持。学校专门设有创新基金,鼓励学生自己进行一些科技创新活动和课题。现在大三的杨威在大一时就申请到1000元的创新基金,“虽然钱不算多,但对我们学生来说,已经是不小的鼓励了。”这次,他带着《基于GPRS与J2ee架构的智能电表系统》的项目来到“挑战杯”,而且获得了评委的好评。
四川理工学院地处四川自贡,不太知名,但学校的科技创新氛围活跃。杨威和他的团队成员就是在学校的电子与信息技术协会里认识的。他自己是软件工程专业的,而另外几个成员则是自动化专业的,“这个项目涉及到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操作系统、网络通讯等知识,我们能在一个半月内完成,基于大家的团队合作”。而学校方面也给予了很大的方便。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老师就告诉他,随时可以去他们的实验室去做实验。
广东商学院的大四学生苏慕红这次参赛的项目是《民间借贷合同的问题与法律对策》,也是广东省选送的法律类的唯一一个项目,“我们从去年9月就开始做课题,从学院、学校,一直走到省里、全国,也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团队的成员分别来自法学专业和金融专业,“这两个专业就是我们学校的特色啊”,苏慕红笑言。做项目时,几个女孩子经常通宵熬夜,“黑眼圈都出来了”。不过,她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挑战自我才能挑战未来嘛!”
本报记者 周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