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版:第十二届挑战杯特刊    上一版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让作品有生命——

稻壳“小黑”的新生

本报记者 黄丹羽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0月20日   12 版)

    印花“漏斗”下连接着曲线温柔的玻璃导管,当中盛满了亮蓝色的亚甲基蓝溶液。王园园打开导管下端的“水龙头”,蓝色液体向下流动,经过底部多孔炭的吸附过滤,最终滴落进玻璃小碗的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精致的模拟实验装置吸引了不少眼球,路过的观众纷纷驻足。讲解和演示过后,王园园总不会忘了给他们带上一份《多孔炭“小黑”成长手册》。

    “小黑”的前世是废弃稻壳。以往,它的命运不外乎作饲料、被填埋、被焚烧。然而在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王园园、陆凤凤和王楷媛的帮助下,它经历了预炭化、碱活化、真空烧结三大关,摇身一变,成了既经济又环保的高效吸附材料。这就是江南大学参赛作品——《废弃稻壳制备高吸附性多孔炭及碳/硅化合物》。

    “实验器材和‘小黑’都是我们自己设计的。”王园园说,“我们还做了3分钟长的Flash动画,讲述‘小黑’的成长经历。”

    我国是稻米生产大国,稻米年产量在两亿吨以上,占世界总产量的31.6%,每年稻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稻壳约有4000万吨,而废弃稻壳的处理一直是粮食深加工领域关注度最高的问题之一。江南大学食品学院一推出粮食深加工领域相关课题,王园园和同学们便把目光锁定在废弃稻壳上。她们发现,稻壳属于木质纤维素材料,是很好的制备多孔炭的原料。

    “一开始只是有了想法,但是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每天就在实验室里‘瞎折腾’。”王园园和她的团队经过长达半年的摸索,终于自创出一种“三段式真空烧结法”。第一步,预炭化,除去稻壳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缩小体积,金黄色的稻壳变身“小黑”雏形;第二步,碱活化,除去一定量的二氧化硅;第三步,真空烧结,使小分子有机物溢出,完善孔隙结构。经过一段煎熬的成长过程,高吸附性多孔炭“小黑”正式诞生。

    “小黑”可以吸附自来水中的铁离子,用于工业废水的循环利用;可以吸附亚甲基蓝和除去食品中的有色杂质;可以吸附铅离子和铬离子,用于工业废水净化;可以吸附叶绿素,用于油脂脱色……与煤焦活性炭相比,“小黑”不含重金属元素,因而能够大量应用于食品行业;与木材制作的活性炭相比,它得率高、成本低、更加节能环保。“未来,它能驰骋医药界,横扫环保领域,在食品、农业、冶金、化学等行业都能一展拳脚。”Flash动画里,“小黑”蹦蹦跳跳,神气极了。

大学生在成长 机器人在进化
稻壳“小黑”的新生
支教女孩写下十几万字田野日记
辽宁渤海科技城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