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让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

本报记者 崔玉娟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0月20日   09 版)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因其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而享有盛誉。竞赛从最初的19所高校发起,发展到1000多所高校参与;从300多人的小擂台发展到200多万名大学生共同参与的竞技场,“挑战杯”竞赛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显著增强。尤为值得关注的是,竞赛主办方越来越注重基层选拔过程,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淡化大学生科技创新精英化趋势。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清华大学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要“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毋庸置疑,科技创新类的竞赛一定是给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提供展示和学习的平台。今年的“挑战杯”竞赛在通过过程控制动员更广大高校学生参与其中方面,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但是,要“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功夫还在台下,在平时。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各高校在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鼓励和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但是,也有一些瓶颈必须要打破,最重要的是力避急功近利的意识和做法,淡化锦标意识,不为参赛而参赛,而真正把构建让更多大学生踊跃参与的科技创新活动平台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举措。

    青年学生是最具创造力的,但是这些创新智慧往往是一个一个的闪光点,转瞬即逝,仅靠学生的自觉,往往无法使这些闪光点放大。因此,青年学生的创新首先需要伯乐,其意义不仅是发现,还要孵化,关键是“勿以善小而不为”。

    其次,是要加强对基础性研究和原始创新的支持力度。对校方来说,希望有一两件可以拿得出手的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在全国大赛上获奖,或者是被市场认可,都是引以为傲的事情,无可厚非。但是当一件作品仅仅是别人的创新成果的集合,则缺乏其真正的价值。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上说,在科学技术领域,我们需要更多的原始创新,而不单单是跟随创新或者集成创新。而此类创新往往由于成果转化周期长、直接经济效益前景不明朗等客观因素,不被重视,所以,高校更应领风气之先,加大对此类创新的支持力度。

    第三,是要分类指导,形成多元创新文化。强调原始创新,并不等于排斥具有市场前景的衍生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的认可,对于很多具有创新动力的大学生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正向激励,因此,对于成熟的科技创新成果,学校、企业都应积极推动其完善和应用。在本届“挑战杯”决赛中,我们也欣喜地发现,一些大学生的市场观念越来越强烈,他们能敏感地捕捉到市场需求,甚至会进行前期的市场调研,进而激励创新的欲望。对于他们来说,从创新到创业仅一步之遥,同样需要伯乐们助推。

    第四,要尝试把创新能力培养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在大多数高校中,科技创新仍然是一项课外活动,对于学生来说,从事这些活动不可避免地会与常规课程发生冲突。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很多高校已经做出了成功的探索。如本届“挑战杯”决赛的东道主大连理工大学已经在探索创新实验班模式,把学校的创新教育成果与经验融入到培养计划中,一年级通识教育,二年级按大类培养,三年级、四年级按宽口径、个性化培养,实行导师制,接受专业教育,使创新教育由过去单纯的课外活动进入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与此同时,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是一项需要学校各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的事情。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在校领导层面制定推动大学生投身科技创新的战略,开放几乎所有实验室,建立大学生创新实验基地,校教务处、资产管理处、团委分工合作,在校园内推动了一种让每个学生参与的“全民创新”的氛围的形成。

    诚然,让创新智慧竞相迸发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是在本届“挑战杯”大赛中,从大赛的组织到参赛学生和参赛作品,以及在他们身上所折射出的中国创新教育的希望,都带给我们很多欣喜和启发。期待这些闪光点,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发挥真正的样本作用。

慧眼识俊才 淘宝“挑战杯”
播撒科技创新的火种
为农民工融入城市清除制度障碍
为大学生就业难“把脉”
让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
人物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