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0月28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战友有心事 都愿和他说

——记吉林省军区某边防团网络管理员蒋德红

林凡 乔振友 孙健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0月28日   01 版)

    在吉林省军区某边防团,四级军士长蒋德红是个“红人”。战士有了烦恼要倾诉、写的新闻稿想修改一下、电脑出故障了,都会在网上发帖求助蒋班长。因此,不论年龄大小,大家都称这位31岁的团网络管理员为“蒋老师”。

    如果没有下连队的任务,蒋德红每天要对着桌上19吋的液晶电脑屏幕,一坐就是十五六个小时,他要更新团里的网站,回复战士们的各种提问,给过生日的战友发去“电子蛋糕”。

    他还是军内门户网站——全军政工网的资深兼职编辑。近年来,他先后被评为“长白山十大功勋卫士”、“全军政工网先进个人”。面对荣誉,蒋德红更不敢松懈了,他说:“我要当好一名边防战士,也要争当网络阵地上的忠诚卫士。”

    把网络连通到偏远执勤点

    在该边防团临城哨所的网络学习室,战士们闲暇时,常玩一款改造过的网游。这种游戏会在中途跳出理论问题,连答对10道题,便可获得“元宝”奖励,以换取装备升级,题目答错,游戏就无法进行。

    蒋德红和其他战友一起设计、完成了游戏背后复杂程序的改造。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大约10年前,团里一个连队只有一台电脑,只有连长、指导员才知道密码。

    有一次,蒋德红靠近连队的“宝贝”,手还没碰到鼠标,电脑突然“黑屏”了。指导员说,看看,弄坏了吧。小蒋一下子紧张得脸都红了。指导员笑了说,开个玩笑,这是屏保。好奇心很强的蒋德红决心学电脑。

    团里邀请地方上的老师给战士开电脑培训班,学费300元,蒋德红毫不犹豫地借钱报了名,那时他一个月的津贴才35元。战友高胜奎清楚地记得,蒋德红用两年才还清借款。

    2006年,被任命为团队网络管理员后,蒋德红买回来又厚又贵的电脑书“啃”。看到电脑店有人会制作网页,他就故意把电脑弄出些小毛病,借修理的时候偷偷学习。店老板被他感动了,于是安排专人教他,还主动为连队办了一期网络培训班。

    一年后,全军政工网通到基层连队,但团里偏远的维东和八号闸哨所依然没有通网。那里的战士曾对蒋德红说,哨所里那些光碟我们看过无数遍了,藏书也被翻烂了。因此,当团里讨论是否为这两个哨所建网时,蒋德红全力支持。当网络连通到这两个偏远执勤点时,战士们激动得流了泪。

    政工网接通后,每隔一段时间,蒋德红就要到一线哨所跑一趟,帮着维修线路、排除故障,一去就是十天半个月。一年春节前夕,他刚巡线回来,维东哨所又打来报修电话。蒋德红心想,不能让战友们在失落中过年,他立即又搭便车赶往哨所。

    熟悉蒋德红的战友都知道,蒋班长“善于建言献策”。驻地政府慰问,他就提议把买东西的钱换成新电脑。如今,全团电脑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两人一台。蒋德红带着战友率先在省军区边防部队建立了第一个团级单位政工网站,并为全团所有连队建了网页。

    按网络套路出牌

    “我很少在晚上12点之前睡过觉。”蒋德红说。忙完每天的工作,夜深人静时,他喜欢静下心来写新闻稿件或散文。这些年,蒋班长在团里的网站和全军政工网上发表的文章已经超过1000篇。

    几乎每天都有战友慕名通过网络发来稿件请他修改,有一次,网名“临江而居”的战友发来一篇稿子请他“指点”。“临江而居”第二天在网页上看到自己的文章时,发现稿子几乎被删改了一半,发稿的时间是凌晨1点20分。“临江而居”很受感动,此后更加勤奋写稿,如今已有了自己的文集。

    三连战士小赵入伍前沉溺网络游戏,母亲无奈将他送到部队锻炼。望子成龙的母亲连着给儿子写了25封信,苦口婆心地劝他积极上进。征得同意后,蒋德红将这些感人的家信发到政工网上,引发了“赵母教子”的大讨论。小赵的思想很受触动,他后来担任了连队网络管理员,还成了全团有名的“小作家”。

    为方便基层官兵和团领导交流,蒋德红在团队主页上申请开设了“常委在线”栏目。2008年10月,一名即将退伍的老兵化名“一团人”,给团党委写了一篇5000字的长帖,从训练、教育、管理等方面提出七大问题。

    这篇充满火药味儿的帖子立即引来众人“围观”,跟帖无数。团里随后专门召集会议,针对“一团人”提出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并规定完成时限。团领导随后还在网上回帖感谢“一团人”。

    在团里组织的“十佳退役老兵”评选中,网友“一团人”光荣获选。团领导想请蒋德红从后台查出“一团人”是谁,以便给予褒奖。没想到蒋德红建议“按网络套路出牌”,最好不查IP。团领导尊重他的意见,结果,当年的“十佳退役老兵”奖只颁发给了9个人。

    但有一次,蒋德红“破坏”了这个规矩。那是2009年8月,他在“常委在线”浏览时发现一篇名为“失望”的新帖:“自己生活太失败了,活着没意思。”蒋德红小心回帖,可无人回应。

    着急之下,蒋德红查到了发帖的IP。他经过了解后得知,战士小刘入伍前高考时以两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如今考军校又差两分,接连的打击让他很绝望。蒋德红及时向连队指导员报告了情况。经过开导,小刘放弃了轻生的念头,转而努力工作,年底还被评为优秀士兵。

    他就像个不见面的“指导员”

    除了“网上荣誉室”、“常委在线”等专栏,“德红在线”也是团政工网上的人气栏目。一些战士说,蒋班长为人随和,有了心事都愿意和他说,他就像个不见面的“指导员”。

    每天早上,蒋德红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登录“德红在线”,认真阅读战友们的发帖并一一回复。一次,一名在驻地小学兼任英语教员的战友向他发帖求助说,从执勤点到小学步行距离太远,能不能请团里给我配备一辆自行车,不再让孩子们久等。

    蒋德红立即向团政治处主任汇报了情况,第二天,“德红在线”就收到了这名战友的贴子:没想到这么快,连长、指导员从团里推回一辆崭新的自行车,真的很感谢您,我会好好干的!

    边防团驻地分散,基层连队有战士反映,当兵几年了,还没见过团部啥样呢。蒋德红随后就组织人手建立网页,把团部“搬到”网上,战士们坐在电脑前,点开“团部一日游”板块,“团史馆”、“机关大楼”、“卫生队”等精美图片就出现在眼前。

    除了求助,官兵们更爱把困惑向蒋班长诉说。有一天,“德红在线”里出现一个署名“敢问路在何方”的帖子,发帖人是一名大学生士兵,他因为不适应部队环境,心情非常沮丧。

    蒋德红了解到,这不是个别情况。几天后,他和政治处其他工作人员精心组织了一场“天之骄子军营建功靠什么”的网络大讨论。

    经过详细调查,他又撰写了《拨亮大学生士兵的心灯》,发表在全军政工网上,引起热议。2009年,团里的一名大学生士兵提干,接到任职通知书时,他激动地说:“我最感谢的人就是蒋班长!”

    维护论坛时间长了,蒋德红会从战友们发帖的表情图像、标点符号这些“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有一次,网上一首打油诗引起他的注意:“我本哨所一小兵,一天到晚忙不停。渴盼早日创佳绩,多有阴雨少见晴……为何?”后面是一个“委屈”的QQ表情。

    “战友,有什么心事,可以跟我说说吗?”敏感的蒋德红和作者“小兵却无名”攀谈起来,随之也附上一个“疑问”的表情。

    原来,上等兵小林最近工作出了些差错,班长狠狠批评了他,上周他没被评上“连队之星”,他认定是班长“从中作梗”。蒋德红结合自己的经历,劝小林依旧踏踏实实工作,别想那么多。

    几天后,蒋德红在“德红在线”上看到了小林的新帖:“蒋班长,真像你说的那样,班长并不是在给我‘穿小鞋’。这两天,排长和班长没少表扬我,我以后还像你说的那样好好干!”帖子中附着一个大大的动画表情——“开心”!

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
战友有心事 都愿和他说
保障房还需要哪些保障
渔村走出万名乡土人才
160亿餐补理当真正惠及贫困生
在外流浪50年 八旬老人回家
“有一个远大梦想,做一名世界公民”
招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