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对媒体质疑 甘肃卫生厅长自称做法不当并改正

电子政务平台该怎么用

本报记者 白雪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0月31日   05 版)

    10月28日,中国青年报刊出《卫生厅长能在政府网站推广猪蹄治病吗》和《猪蹄治病有没有科学依据》两篇报道,以甘肃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在政府网站和微博上推广民间偏方为由,多方采访相关专家,探讨官员在政府网站、个人微博上如何定位等问题。

    报道发出之后,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

    刘维忠厅长本人也表示感谢媒体的报道,并已纠正不当行为。

    厅长自称不当并改正

    本报报道提及,甘肃省卫生厅网站首页首条即为媒体刊发的刘维忠文章,左侧上部,十三条“领导讲话”信息,标以“刘维忠”的有十条,包括刘维忠撰写的《甘肃医疗卫生系统开微博的实践与探索》、《关于欠发达地区医改的中医之路》等文章。

    报道刊发的当天,刘维忠在微博上写道:“我在卫生厅网站发文章和在微博发单验方确有不当之处。自己在这方面经验不足。欢迎广大网友继续对甘肃卫生工作和中医发展提出宝贵意见。”

    截至记者发稿时,甘肃省卫生厅网站已发生了变化:首页头条栏目不再有刘维忠相关文章内容;“领导讲话”栏目十三条信息中,标以“刘维忠”的仅四条;刘维忠署名文章未出现在该网站首页。

    厅长如此表态和做法,被很多网友认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今天本报就此约访刘维忠,他婉拒说,“甘肃医改刚起步,怕因我的言语不当影响甘肃医疗事业。”

    不过,刘维忠并未因此远离微博,有网友提出与甘肃医疗有关的疑问,他仍在更新、回复。在对本报表态的微博发出后,有网友提出其中两处错字。今日8时,刘维忠公开回复网友说:“对不起,粗心了。”

    电子政务平台该怎么用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刘维忠厅长不仅迅速公开表态,还撤销了卫生厅网站上的文章,非常值得表扬。“官场常见的情形是官员死不认错。像刘厅长这样能马上公开道歉改正的,很不容易。”

    “这几乎是首次有官员如此坦诚反应。”竹立家说。

    在本报此前报道中,对卫生厅网站能否刊登厅长署名文章及民间偏方的问题,竹立家曾表示,这是典型的公权力越权,卫生厅网站作为电子政务平台,不是一把手发言的博客。

    竹立家致力于研究电子政务平台多年。他告诉本报记者,官员微博应怎么写,政务平台应怎么搞,由于国务院没有出台具体管理条例,导致众说纷纭。有的官员将这套花费不菲的系统弃之不用,而另一些官员则又很重视,乃至出现不恰当的探索,应引起重视。

    竹立家指出,全世界的电子政务平台都是一样的,应发挥三个功能。首先,这是政府权力公开透明的平台,是政府发布政策和安民告示之地;其次,这是政府与群众交流和沟通的平台,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再次与政府产生互动,最终推动政策必须让群众满意;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也是政府与群众协商公共事务的平台,一起推动公共事务前进。

    刘维忠曾表示,电子信息平台是贯彻政府理念的平台,是指挥工作的平台,其效果比发文件要快、要广。他一贯重视办公自动化的运用,并将其触角伸到乡一级,出台措施后可以迅速推广。

    本报记者在甘肃省卫生厅网站上看见多种链接,有医疗机构综合督查信息管理系统,还有视频栏目、曝光台等多种栏目。

    这些做法受到竹立家赞赏。在他看来,专业管理部门愿意关注交流平台非常好,可以与公众互动,并在同专业、同行业内开展交流,是值得借鉴的创新之举。

    不严谨的推广导致对中医的认识庸俗化

    本报此前的报道还探讨了猪蹄治病到底有没有科学性、卫生厅长能否发布这些信息等话题。对猪蹄治病的话题,刘维忠没有回应。此前他曾表示,亲自见证了一些药方或食疗办法的“奇效”,并以此为例证,发展中医。

    网友“bysdyrmyy041”表示,刘厅长是为甘肃医药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中医和基层医疗发展等,但一些具体做法有点过度。卫生厅对中医发展,重点在于制定扶持政策、建立长效体系。刘厅长不是中医大夫,没有中医处方权,发布中医验方本身就有非法行医之嫌。

    究竟以何种态度或方式来对待中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曹洪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谨防不懂中医的人玩弄中医理念。西医学从治病到治人,而中医的理论与实践是治人,从整体看人的形神统一,再到个体治病,把人的结构、功能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抗病能力与病邪侵袭有机结合考虑。他提倡结合西医诊断中医治疗的办法,以中西医结合发挥医学对人的实践。

    “中医和西医的关系并非对立,而是世界医学和地方医学的关系。”致力于医学史研究的专家、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袁钟告诉本报记者,在古代,各地医学得到发展,其中古罗马医学和古希腊医学比较强势,进而发展为世界性医学的主流,其他地方如印度、埃及等地的医学,就成了辅助手段,形成文化的一部分。国人对中医的感情可以理解,因此要努力将中医融汇进世界医学。“西医和中医不能互相代替,应该把中医看作世界医学的一部分,作为全人类文化宝藏加以保存和开发。”

    袁钟以青蒿素为例解释说,青蒿素治疗疟疾的发现被公认为是“中国过去一个世纪中最重要的两项来自中药的药物发现”。这样的发现,就是以现代科学,特别是西医的研究方式,对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得出突破性发现,从而给全球疟疾病人带来福音。

    “不严谨地推广中医,会暴露中医的弱势,导致民众对中医认识的低俗化、庸俗化。”袁钟说,中医应该有科学发展的概念,目前对中医的批评,要注意促进中医的发展。   

    本报北京10月30日电

    相关文章:

    卫生厅长能在政府网站推广猪蹄治病吗

    猪蹄治病有没有科学依据

信息化困局拖累海南燃油税费改革
大雾笼罩首都机场
进出港航班均受影响
电子政务平台该怎么用
信任缺失灼伤医患
晋江为何没有重蹈温州覆辙
首届海外投资年会将在港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