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1月04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移动学习在质疑声中悄然走红

本报记者 陶涛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1月04日   07 版)

    近日的一条新闻让一直从事移动学习研究工作的方海光老师感到兴奋。据报道,最快从今年11月底开始,不论移动、联通还是电信用户,在北京的西单、王府井、奥运中心区、三大火车站、金融街、燕莎、中关村大街七个北京地标地区,用户将可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实现无线上网且无需支付任何费用。

    作为首都师范大学数字化学习实验室主任,方海光认为,无线互联网的发展和wifi信号的覆盖,为移动学习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在北京一家国企工作的谢堃经常利用空余时间在电脑上学习网络公开课,“如果wifi信号能够实现全覆盖,那以后用手机也可以收看网络公开课了。”在他看来,用手机等媒介学习网络课程虽然成为可能,但目前来看,也存在许多不便之处,比如一节课的时间太长,手机电池无法支持观看视频太久等问题。谢堃表示,“如果没有免费的无线网络信号,以目前的流量资费,我也不敢用手机看视频。”

    移动网络看视频还有争议

    兰州大学学生王孟也是网络公开课的忠实观众。她认为,如果网络公开课能够重新排列,缩短时间,大家就可以利用排队、等车或休息的时候用手机观看,“电影太长,电视剧有连续性,而公开课如果每节课讲的都是不同问题,又能把时间控制得很短,相信很多人会选择手机观看。”令王孟唯一担心的也是流量资费问题,她表示,如果资费过高,她会选择把课程内容下载到手机上观看,而不会在线观看。

    对于类似王孟这样的担心,上海电信培训中心副主任金伟表示,他们已经在移动学习的课程领域做了尝试,并且推出了产品。据金伟介绍,目前他们推出的课程大小都在6兆左右,几乎相当于每分钟1兆,“手机用户如果想用手机观看公开课,把包月的流量选择在500兆左右,应该是可以承受的。”如果用户在有wifi的环境中观看视频,就没有流量的限制。金伟告诉记者,他们也推出了容量较大的课件,如果用户有时间也可以收看,但太大的课件在移动设备上收看并不合适,因为不是所有的客户都会用手机看四五十分钟的课程。移动学习主要还是解决用户怎么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车站、机场或某一个特定等待的场合,也就五六分钟时间,利用这些碎片化时间掌握一些自己想学的知识。

    公司白领朱璐告诉记者,她一直都在利用移动设备学习。5年前,她就开始将一些公司管理类的视频课程下载到索尼PSP、MP4等移动设备中,利用上下班的时间在路上观看。在朱璐看来,所谓移动学习就是网络学习的延伸,唯一不同的就是形式,并没有什么复杂之处,“目前的移动资费太高,还经常出现天价上网费等现象,我是不会利用移动网络来看视频的,还是利用电脑网络下载到手机上这种方式更安全一些。”

    湖南工程学院学生唐亮最近正在学习关于金融市场方面的网络公开课,他表示自己收获很大,但如果把课程放到手机上对他的吸引力就不大,因为他的手机还不是智能手机,每个月只有不到10兆的网络流量,不可能满足视频的需要。唐亮问道:“手机上需要的视频规格也和电脑上的不同,如果把视频放到手机上,视频质量怎么保证呢?”

    业内公认移动学习是趋势

    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2010-2011中国移动互联网终端市场研究年度报告》,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教育等非娱乐性应用将占据越来越主流的地位。网易公开课负责人朱玺瑞表示,“未来的移动互联将无处不在。而移动互联终端设备也必将超越移动多媒体娱乐,逐渐向医疗、教育、交通等行业应用延伸。”

    苏州学易软件有限公司、移动学习咨询网创始人吕森林在移动学习领域已经积累了5年的行业经验,他一直致力于开发移动学习平台和工具,并撰写了《中国移动学习产业研究与咨询报告》。他告诉本报记者,2007年的时候,他在上海举行过一次关于移动学习的商业活动,“当时的辩论很激烈,有人就认为我推广移动学习非常困难,因为屏幕太小等一大堆理由,现在这个问题已经不需要争论了,因为大家都看到了这已经是未来的趋势”。

    吕森林表示,现在的软件技术环境,已经具备了条件做移动学习平台。手机的屏幕虽然小,但可以触摸放大,而且手机分辨率更新速度非常快,去年到今年就有很大的进步,明年手机分辨率会更高,显示会更细腻,看视频学习没有任何问题,并且使用文字、声音,甚至flash动画都没问题。

    平板电脑的流行,也让移动学习的推广更加具有可行性。方海光认为,利用平板电脑进行学习也是一种趋势。当前针对移动学习的项目政府方面虽然也有所重视,但主要还是由研究机构和相关企业在推动。针对用户数量的研究还未形成结果,但目标推广人群还是大学生和在职员工,“中小学的研究正在进行,没有实际应用,我们主要还在等电子教材、电子书包等一系列配套内容的进展。从国家‘十二五’规划来看,这方面的推动也会很快展开。”

    2010年11月1日,门户网站网易推出了“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项目”,用户可以在线免费观看来自哈佛大学等世界级名校的公开课课程。朱玺瑞表示,网易公开课平台一直把移动终端作为非常重要的推广形式,今年2月正式上线的iPad版网易公开课应用程序,仅一天时间即在苹果App Store中文免费应用软件榜中排名第一,足以说明网友的热情与需求。

    今年8月10日,网易公开课手机客户端V2.0版正式上线,更新版本包括此前发布的iPhone、iPad和Android三大平台。朱玺瑞介绍,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此版中实现的公开课视频新增下载、离线观看功能,让用户可以在有无线网络的环境中下载好课程,之后随时随地观看,不用再担心信号不好或流量太高的问题,也可以让用户更好地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来学习。

    中国电信网上大学有40万电信员工用户。金伟表示,针对电信员工推出的管理类课程受到了热捧,“我们把员工应该学习的知识点提炼出来,叫做微课,变成五分钟一堂课,把知识点浓缩”。在金伟看来,以前业内人士在一起都是讨论网络在线学习,现在经常讨论的都是移动学习,大家都看到了移动学习的市场潜力巨大。利用移动学习,一方面可以把课程的精华在手机上体现,一方面又可以把推出的新课程在手机上展示,用户了解了大体内容,如果需要进一步学习,还可以选择网络学习。

    移动学习还需再过几道关

    移动学习已经是第四代远程教育,相比于第三代网络学习来说,移动学习具有更强的便捷性。

    吕森林告诉记者,有人认为移动学习只是网络学习的延伸,在某种意义上,他认可这种说法,但移动学习还不是完全把网络学习的内容照搬到移动设备上。把网络课程搬到手机上,要做很大的改造。一是文件体积大小的改造,文件要缩小便于下载;二是分辨率的改造,大画面放到小屏幕上就不容易看清楚;此外,用在电脑上的技术在转换后,可能在手机上会显示不正常,技术改造的难度也很大。

    吕森林认为,大部分网络课程用到手机上是可以直接移植的,但有些操作直接挪到手机上,按键就要缩小或改造,还有些需要大量输入的课程,比如写作等,根本就不适合移动学习,用户还是应该利用网络进行学习。

    移动学习产业链能否形成,主要取决于电子教材、可用终端和支持服务能不能到位。在方海光看来,未来两年之内就可以有成型的模式,产业链也会逐步完善。电子教材目前主要涉及版权问题,缺少内容提供商。他认为这需要政府介入,规范教材的版本和内容提供商。

    在终端方面,目前主要是安卓与苹果系统的竞争,“由于苹果有其个人版权的特征,目前,业内普遍认为安卓是主流的发展方向”。至于支持服务,目前仅以内容提供为主,远远达不到移动学习和服务的要求,方海光认为这需要通过移动学习的应用来促进和完善。

电商的发展模式也该改改了
移动学习在质疑声中悄然走红
奥运冠军“自媒体”
仁智油服:创一流技术服务,促能源事业发展
教师发动全班学生开网店
围脖一周
苍穹数码:以创新推动政府信息化
德豪润达发力LED产业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