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1月07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走基层

一个国贫县职教中心主任的喜与忧

本报记者 谢洋 谢湘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1月07日   11 版)

    10月20日,一家旅行社的员工在巴马县职教中心接受传统文化培训。经过广西职业教育三年攻坚,各地县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并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本报记者 谢洋摄

    喜:县长弯腰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宽敞明亮的教室、设施完善的微机室、摆放着彩色餐桌的崭新食堂,这是记者近日在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简称“巴马县”)职业教育中心看到的景象。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位于西部山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职业教育机构。巴马县地处广西最贫穷的“东巴凤”地区,境内山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5亩,素有“巴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从2008年开始,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全国率先实施职业教育三年攻坚,要求自治区、市、县三级财政加大投入,切实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3年全区14个市职业教育共投入68亿多元攻坚经费,超过攻坚前10年的总和。巴马县职教中心也是在这一时期成立建设起来的。

    “县里为职教中心前后投入750多万元,这对于大城市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但对我们这样一个贫困县来说,县长已经弯了腰,很吃力了。”巴马县职教中心主任龙宝文说。

    巴马县职教中心是这个县城唯一的一所中职学校。2008年3月,巴马县人民政府将县农机校、县教师进修学校、县职业技术学校进行合并,成立了一所融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成人学历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型中职学校。全校现有教职工73人,学生1300人,开设有农牧林、园艺、旅游服务与管理等9个专业。

    龙宝文坦言,没有自治区职教攻坚政策的推动,县职教中心要达到现有的办学条件是难以想象的。曾经担任过普通中学校长的他对这所学校也投入了格外多的心血,每间教室、每个楼道和食堂、操场等学生经常活动的场所,都能看到他专门布置的、不同主题的宣传画和名人名言。微机室里挂着的是李彦宏、张朝阳等IT领军人物的照片,食堂内张贴的是“感谢国家培养护佑、感谢农妇辛勤劳作”的感恩词。“国家为职业教育投入这么多,我们没有理由不为学生创造一个尽可能好的学习环境。”龙主任说。

    10月20日下午,在教学楼一楼的一间教室,数十个年轻人聚精会神地在上一堂中华传统文化课。这些学员是来自当地一家旅行社的员工,统一的橙色制服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们的来历。据了解,现在学校每年至少要承接2000人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职业技术培训和扶贫开发培训。

    近年来,随着“巴马长寿之乡”的名气越来越响,当地的旅游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县里新开了很多旅馆,如果从业人员不经过培训,就不懂得如何跟外来游客进行沟通、怎样才能管理好旅店、怎样搭配菜品才能符合营养需求。”龙主任自豪地说,县里很多旅游服务人员都来中心培训过,中心还对大量返乡农民工进行农业种养的培训,他们现在已成为巴马县旅游和农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忧:学校师资水平底气不足

    见到职教中心青年教师黄永义时,他正在微机室指导学生上机实训。中师毕业的他,在初中工作一年后调到了县职教中心,原本不是学计算机专业的他,经过培训,当上了这所学校计算机专业的老师。

    虽然年纪轻轻,但指导起学生来,黄永义非常认真和耐心。16岁的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罗丽艳正在练习五笔打字,她告诉记者,跟初中相比,她更喜欢这里的老师和学习环境,因为课堂氛围更宽松了,老师更像朋友一样。

    跟学生的乐观相比,龙宝文主任却对职教中心的师资力量感到有些担忧。因为这所县职教中心本来就是在普通中学转移合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教师队伍中,文化课教师偏多、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按照职业教育的要求,专业教师和文化课教师的数量应该是2∶1,但该中心通过再培训目前也只是达到1∶1。

    在这所县级职教中心,大部分专业课老师都像黄永义一样,是从教文化课的老师通过转岗培训而来的。“我们对自己的师资水平底气不足,他们很多都不是大学毕业出来的。像农机驾驶、维修等专业,从基础教育转过来的教师教不了,有了问题还得去找那几个真正懂技术的,所以他们非常忙。”龙宝文说,尽管学校想了一些办法,但要吸引高水平的人才,很难。

    2009年,巴马县职教中心申请了编制,要招几名旅游管理专业的老师,条件是学历大专以上,专业要对口,工资跟县里公务员同一标准,结果报名者没有一个符合要求。

    师资结构不合理的另一个表现是学校教师超编。按规定,职业教育师生比标准是1∶20,巴马县职教中心现有教师73名,已经超出了这一比例。受编制制约,学校无法引进专业教师,只能采取转岗培训的方式予以充实。在旅游专业没有招到专业教师的情况下,学校只好送了一名音乐老师和一名语文老师去大学学习培训。

    “如果教师本身的业务水平不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的要求,教学内容和方法脱离企业的管理和生产需要,那我们的毕业生就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龙宝文认为,师资队伍薄弱是贫困县职业学校办学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他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要有计划分步骤地安排学校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培训,专业教师要参加提高培训和第二专业的培训学习,文化课教师要分流部分进行转岗培训,使其掌握一门以上的实用技能,培养“双师型教师”。

    愁:去哪里找学生

    在巴马县职教中心的篮球场上,总能看到一群孩子在追逐玩耍。有的孩子刚刚在机房上完实训课,立马就跑到这里运动,爽朗的欢笑声在球场上空回响着。看着这些活蹦乱跳的孩子,龙宝文感叹地说:“他们已经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了,所以在这里我尽量让他们成长得快乐些。”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些孩子是全日制中职生。在学校1300名学生中,全日制学历学生只有140人,其他1160人都是成人学历教育学生。

    “虽然只有100多名全日制学生,但学校同样要投入较多的师资和管理资源,这样办学的规模和效益就没有了。”龙宝文坦言,现在职教中心对这部分学生基本上费用全免,连寄宿生的住宿费和水电费都没有收。“这些费用我们是可以收的,但没收,一收他就走了,而且你收了这点钱也不能解决什么问题。”

    为了填补这部分教育投入,县职教中心把农机驾驶、汽车驾驶培训、电大学员学费及学校部分房屋出租的收入全拿过来,才保证了中心的正常运转。在龙主任看来,承担这部分中职生的教育费用相当于在做一项公益性的事业,因为如果把他们转移到市里的职业学校就读,即使免了学费,但家里还要出住宿费、水电费、课本费、来回车费及其他在外的开销,很多经济困难的家庭付不起这个钱,就会让孩子辍学,所以目前只能把他们留在县里就读。

    让龙宝文感到头疼的是,虽然从2010年起,广西对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学费的政策,但招生时,学校还要去做家长、孩子的动员工作,他们还不愿意来。社会的偏见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成绩差不如直接出去打工,有点希望的就送去普通高中考大学,而认为读职业学校是在浪费时间。这就导致职业学校生源少且流失严重的现象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但在这个西部地区的国贫县,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

    根据统计,近几年巴马县每年小学升初中人数为3500人左右,3年后毕业人数为2500人左右,参加中考有升学意向的有1800人左右,辍学率高巩固率低。而事实上光巴马高中一所学校每年的招生人数就达1200人以上,这样全县每年剩下参加中考的人数仅够普通高中招录,中职招生基本上没有应届毕业生生源。

    “我们不能睁眼说瞎话。”龙宝文说,到底是要继续扩大普通高中的办学规模还是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合理分流学生,使中等职业教育有一个合理的发展空间,值得政府思考。

一个国贫县职教中心主任的喜与忧
县级职教中心为何喜忧参半
整治“顶岗实习”乱象 不能“倒掉脏水泼了孩子”
新建本科院校应立足地方服务地方
湖南:高职专业技能抽查两次不达标将停办
2011全国职业院校宣传部长联席会议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