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城县龙翔棉业有限公司,工人在挑拣棉花,棉花加工企业面临着沉重的人工成本负担(11月9日摄)。
眼下正是棉花收购旺季,然而在有着“棉城”之称的山东省武城县却异常冷清。由于今年棉花市场低迷,外需方面,原来以出口为主的企业成本加大,接不到订单;而内需方面,国内市场需求疲软,内外交困致使武城县整个棉花产业链都遭遇困境。
在武城县老城镇祖寨村,马玉珍家的棉花虽然基本收获完毕,但仍未卖出一斤。价格太低、卖了亏本、囤棉惜售,是现在武城县棉农的普遍心理。
在武城县康桥棉业公司,去年车水马龙排队售棉的场景已不再,生产线因原料不足,只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公司经理孙荣贵告诉记者,从9月1日到现在,公司仅加工了一千吨棉花,扣除成本,基本没钱赚。由于棉花市场低迷,公司只好边收购,边加工。记者随后来到武城县华一集团,在棉纱生产车间,看着工人忙碌的身影,总经理孟庆顺一脸忧虑:眼下加工一吨棉纱企业亏损1千多元;但如果停产,不仅会失去老客户,也会遭遇恢复生产后的招工难。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