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桌上放着两本书,一本是稻盛和夫的《干法》,另一本是吴晓波的《大败局》。
这两本书都是我的导师送给我的。在我有幸成为张老师的研究生入学不久,老师送给我第一本书《干法》。导师50多岁,像母亲般慈祥,对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很关心。老师知道我是农村出来的,家庭条件不太好,我又是从省会一所普通大学考到中国政法大学来的,基础不是很扎实。刚到一个新的环境,老师也看出我的心情比较浮躁,于是把我叫到她家里,拿着一本崭新的《干法》递到我手上。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理解你刚到法大的心情和承受的压力。要努力化压力为动力,学习稻盛和夫先生的精神。你一定能够做得更好。”我努力地点了点头。
晚上,在台灯下,我第一次在书中感受稻盛和夫先生的精神,感悟日本人的工作态度。稻盛和夫大学专攻的是有机化学,但由于某些原因最终进入了无机化学的领域。对于陌生的专业和陌生的工作环境,他并没有消沉、消极,即使在公司破产只剩他自己时,他也没有离开工作。他努力让自己爱上工作,甚至像抱着自己的孩子一样抱着实验材料睡觉。如果没有这样的热情和踏实的心态,他是不可能从毫无基础的专业做起并最后把公司送上500强的。
稻盛和夫说:“热恋中的情人,在旁人看来目瞪口呆的事情,他们却处之泰然。工作也一样,只要迷恋工作、热爱工作,才能长久坚持艰苦的工作,一以贯之,无怨无悔”,“自己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自己,达到这种程度,才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稻盛和夫努力把自己培养为“自燃型”的人,因为要想成就某项事业,就必须成为能够自我燃烧的人,热爱工作,把工作当做自己的火种,让自己的热情浸透到所有的人和物上。
我深深地被他的精神所震撼。日本人向来以踏实、严谨、目标明确著称,但是能够把日本人的优秀品质集于一身,这样的人真是罕见,而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却在稻盛和夫先生的身上发生了。日本虽然小,但是它的底气和战斗力并不弱,它清楚自己的弱势,所以就用尽全力几近完美地去展示自己的耐力,最终让一股精神在日本人身上散发出来,使这种战斗力发散到日本的每一个角落。
导师在我读研的第二学期送我第二本书《大败局》,教育我不骄不躁,不要沉迷于取得的小小的成绩,否则将会迅速走向败局。这本书也是我的最爱之一,“大败局”三个字像一个警钟时刻告诫我不要骄傲自满。吴晓波先生的《大败局》记录了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部分民营企业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挣扎、成长,最终获得了短暂的辉煌,但是依旧逃脱不了败局。其中的原因让我深思:我们需要避免浮躁,避免投机取巧,避免物质上的诱惑和陷阱,当然也要更好地处理与大环境的关系。当一切因素都和谐了,我们也就离成功不远了。
巨人集团、秦池酒、三株口服液……所有的辉煌都定格在泛黄的照片中。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有勇气、有战斗力、有燃烧力,有初步创业的踏实稳定,有步步为营的策略。但是,成功与失败竟然在一夜之间定局。我们曾经“野蛮生长”过,而“大败局”并非定局,因为我们依然在前进。
我书桌上的两本书,承载的是东方人的智慧和生命力。《干法》让我对日本有了一些了解,知道日本是个不屈的民族,它的耐力和战斗力依旧很强大。尽管日本经历了地震、海啸、核泄漏等大大小小的灾难,但是我相信,日本人的精神将会战胜这些困难,让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和传承下去。而这种初步认识中还带着我个人的惭愧和感悟: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要有勇气和动力去做好每一件卑微的小事,这样我们才能慢慢走向成功。而《大败局》给我的,将是一种可供吸取的教训,这种教训让我受益一生,可以让我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