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团队8名成员,由两名带队老师、6名学生组成,在他们的眼里,‘巧妇’无米也能‘炊’,实现梦想只有一步,他们就是来自山西中北大学的行知车队。
事实上,在历届节能大赛中,很多团队的成绩不理想,一方面是因为赛车本身缺少创新和突破的设计,一方面是因为资金投入不到位,具体制作中缺乏专业的精准度。笔者在现场了解到,节能车制作经费多则几万元,少则几千元,一些高校的参赛队迫于经费问题,导致一些设计理念无法在现实中实现。行知车队队长赵京同学在介绍自己团队时,提到最多的就是经费问题。
行知车队一方面积极争取学校的经费支持,将自己的节能车项目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来做,一方面就是尽可能地自己动手制作节能车的零部件。负责车壳制作的两位队员郝亚兵、郭兵兵说:“当时因为没有资金,节能车的好多零部件从设计到制造,都是手工完成的,比起一些车队在专业工厂制造出来的差很远,这样精准度很低,会影响整部车的油耗。”
赵京同学是车队的队长,也是连续两年参加比赛的车手,回忆起自己2009年秋天踏入中北大学校门的那一刻,他激动地说:“我和所有那些背着自己的行囊走进大学校园的学生一样,从这里开始追逐自己的梦想。”
在本届大赛的车辆维修车间,随处可以听到电钻、焊接、拉锯的声音,在试车的过程中,每一支参赛队都会或多或少发现一些问题。“一个挡板、一支记号笔、一把尺子,一边量一边画”,赵京认真地指挥着赛车安装。
因为没有对讲机,比赛时赵京只能通过电话提醒车手行驶的圈数,但队员们还是合力完成了比赛。“小小的意外影响了我们的成绩,而且没有良好的场内外通话,但我们不会气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