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谈到福建晋江团组织推进社会融合方面取得的成绩时,团晋江市委有关负责人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在即将召开的共青团晋江市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中,非晋江籍的青年代表比例,和3年前上届团代会相比,提升了10个百分点,从15%跃升到25%。
“越来越多的来自各地的优秀青年,主动融入了晋江的社会发展。这是‘新晋江青少年’理念深入人心的一个体现。”该负责人表示,融合,是今年团晋江市委工作的一个大方向。为此,团晋江市委以“四海一家 幸福晋江”为主题,面向“新晋江青少年”,扎实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得到了包括市委、市政府在内的社会各界的肯定。
统计数据显示,连续17年领跑福建省县域经济的晋江,活跃着超过80万名的外来务工人员。此外,还有约16万名务工人员子女前来晋江就学。
团晋江市委通过调研发现,由于外来学生和本地学生之间存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加上外来人员务工特点的不稳定性,这部分孩子在融入晋江社会的过程中,普遍具有自卑孤僻、攻击性强、不善言辞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将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很多负面影响。
然而,过去围绕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展的工作,一般以“关爱帮扶”为主,不仅单向,而且可能会在无形之中将他们列为弱势群体的一部分。此外,近年来晋江工作的外来人员,已不再仅限于农民工,还包括创业青年和个体户等。他们的子女,不能简单地称为“农民工子女”。因此,今年,团晋江市委变单向的“关爱”为双向的“融合”,且在开展活动时,尽量不再使用“农民工子女”的提法,而是代之以“新晋江青少年”。
“本地学生、外地学生都是晋江学生,第一故乡、第二故乡都是创业之乡。”团晋江市委有关负责人说,“新晋江青少年融入晋江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工作思路上,需要变个体为整体,变单向为双向,变零散为系统。在组织架构、文化融入、关爱帮扶三方面,系统地开展工作。”
据介绍,晋江全市服务青少年的组织架构已经初具规模。晋江市青少年服务中心日前正式成立。记者走访了解到,青少年服务中心位于晋江市中心繁华地段,对包括农民工子女在内的晋江市青少年群体免费提供心理咨询等八大类服务。此外,从去年到今年,晋江全市共组建1000多家非公企业团组织,其中的成员,90%以上是外来的团员青年。
为了增强在校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对晋江的归属感,团晋江市委组织了“第二故乡情”──小小新晋江人畅游晋江活动,组织他们参观晋江名胜古迹,加深他们对晋江风土人情和闽南文化的了解。这项活动已连续开展5年。
今年4月底,团晋江市委分两批组织了近120名18岁青年,参加集体成人礼的仪式。团晋江市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晋江市第一次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举办的成人礼仪式。如今,第一代农民工已在晋江深深扎根,他们的子女,也随同在晋江学习、成长。成人礼仪式象征着晋江市已成为这批“新晋江青少年”的“第二故乡”。
“新晋江青少年”的理念,也得到了晋江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团市委在6月22日举办了一场新晋江青年集体文明婚礼,吸引了来自全国16个省市的77对新晋江新婚夫妇参加。婚礼前一天,中共晋江市委书记尤猛军听说此事,没有通知团市委,就亲自带了几个部门领导去察看现场。在听说新婚夫妇代表将在婚礼现场种植几株纪念树后,尤猛军当场决定,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送给每一对新婚夫妇一株爱情长青树,寓意身为“新晋江青年”的他们,在新故乡扎根长青。如今,这个故事已为许多晋江人所津津乐道。
在关爱“新晋江青少年”方面,记者了解到,包括团晋江市委在内的全市各级团组织,几乎每个月都有针对性的帮扶行动。不仅如此,还有爱心企业踊跃设立爱心基金,包括工会、市关工委在内的政府组织,也纷纷以帮扶“新晋江青少年”的名义,开展慈善活动。
团晋江市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晋江市委、市政府将在下个月主办“晋江市慈善日”。届时,由团市委协办的“关爱新晋江青少年慈善帮扶行动”启动仪式,将成为“慈善日”的主题活动之一。“这体现了全社会对‘新晋江青少年’的认可,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本报晋江11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