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1月21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社会观察

“会议经济”为啥不经济

王艳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1月21日   02 版)

    中国首次发布的《中国会议蓝皮书》指出,目前中国每年举办各种会议多达几千万个,涵盖公司会议、政府会议、事业单位会议和社团会议四大类,会议经济产值近万亿元。

    “会议经济”命题的存在其实并不吊诡。会议是一种群体活动,更是一种社会性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不难理解。不仅我国,国外的情况也大抵如是。但与国外不同的是,我国“会议经济”的形式类别更加繁杂,虽创造的产值庞大却质量不高。

    根据国际会议和大型会议协会的统计报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只有两种主要会议,即社团会议和公司会议,其比例为8∶2。由于我国存在大量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会议市场增至四大类。每年举办会议几千万个,如此高密度的会议数量足以意味着,高达万亿元的“会议经济”产值很大程度上源于公共财政的转移支付,是公款消费过多过滥且缺乏有效监督现实的另类注解。

    更值得一提的是,从参会人数看,人数低于100人的会议占全国会议总量的47.1%,500人以上会议仅占10.1%。而国际上人数500人以上的会议占会议总量的28.3%。会议规模之所以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很大,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会议经济”是一种小团体内部少数人主导推动的“精英经济”,而非“大众经济”——不管是政府会议还是公司会议,能参加会议的人员肯定是掌握权力或掌握资本管理权的精英人士,普通人只能站在一旁“打酱油”。

    在现实的语境中,“开会”往往与身份和级别挂钩,参加会议不是什么苦差事,而是另类的享受和“特殊的福利待遇”。譬如很多企业的年会,说白了就是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休闲聚会及利益分配的固定渠道。各种纪念品的采购发放、餐饮住宿旅游一条龙服务,累加在一起自然就形成了对地方区域经济的强大推动力。

    会议本是一种推进工作的形式,但构成万亿元“会议经济”产值的要素却不在会议这种形式本身(无论其豪华或是简朴),而在于行政权力资源和各种精英话语权的滥用。换言之,如果说“举办会议”是权力的履行和资源调配的方式之一,那么“开会”便是将资源变现为少数人盛宴的载体之一。

    从这个意义上说,“会议经济”这种并不经济的“精英经济”,不仅大量浪费公帑和公共资源,还是基于精英特权的“二次分配”,有损市场正义亦侵害社会公平。

文化强国与当代青年的文化自觉
社会管理创新的价值基础
文化创意亟须顶层设计
大学生就业:“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会议经济”为啥不经济
欧盟能不能也学学“南泥湾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