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何建军的印象里,自己的家乡是一个山明水秀的好地方。但六年前,这样的印象被破坏了。
因为一项调研,还是湖南农业大学大一新生的何建军第一次走近洞庭湖,看到了一番跟自己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的景象。
“从课本里了解到的洞庭湖是一个鱼米之乡,环境优美。但我看到的洞庭湖水质浑浊,而且因为近年来鱼类越来越少,湖边的渔民并不富裕。”从小何建军就觉得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房前屋后到处都出都是树,河水也都是清澈的,这个从湖南大山里走出来的男孩曾一直以这样的家乡环境而骄傲。
六年前,上大学的何建军参加了学校的环保社团,此后他常会出去做些调研,原本只在媒体中看到的污染问题他都清清楚楚地看到了。
“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这样的问题他思考了六年。如今已经毕业两年的何建军仍然从事着环保工作,成立了自己的环保科普中心,并成为团湖南省委环保联合会的理事长。现在他仍然常常会去调研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
在他看来,保护环境最重要的问题是要改变人们的意识。
两个月前,在团湖南省委的支持下,他环保联合会的其他同仁以及一些志愿者一起在湖南省内对8市32个县进行了一项题为“保护母亲河”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的调查,结果让他多少有些意外。
“很多污染只是村民的一种无意识行为。”何建军说。
在耒阳市的一个村子,他曾看到这样一幅画面:村子原本有很多铁锰矿石冶炼企业,企业关停后遗留下的大量废渣却被村民随意地堆弃在房前屋后。
“最主要的是他们并不觉得这样会污染自己所处的环境。”何建军觉得惊讶,这些会渗透进地表污染水源的废渣居然没有引起村里人的警觉。
调研队伍对村里的水质进行检测,当村民得知自己的饮用水因为这些废渣污染而超标时,才明白,原来这样的“小事情”会造成如此的后果。
这样的事情并非个案。在何建军主持的一项调查中,865份调查样本中只有20%的人会去关注自己的引用水源水质是否被污染。
他和团队成员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试图去了解村民对于环保到底有几分了解。在一项“哪些行为会对母亲河造成影响,比如建水坝、挖沙等?”,结果很多人的答案竟然都是“不知道”。 “他们并不是有意要去污染,要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还要先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环保。”何建军说。
在另外一项调查中,还有一种现象让何建军觉得痛心。他发现一些因污染而利益受损的居民会抵制污染行为,但很多人却并不是站在环境保护的角度。
“他们会去找企业,也会去上访,但他们关心的是自己的眼前利益。”他说。
在郴州市临武县的一个村子,因为矿产开采造成地表下沉,山上植被被破坏,村民的田地被尾矿影响,水源也被污染,村民从2004年就开始上访。
调研队问及村民上访主要是为了什么时,村民答“希望政府能给我们搬迁和补偿。”
“他们更关心自己的田地能补偿多少钱,因为污染得病政府能不能给治等现实问题,没有一个人会提‘还我们干净的空气’这样的话题。”何建军说。
在调研中,何建军发现,大部分人并不认为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很多人觉得这是政府的事,与自己无关。”
何建军和调研队成员们把这次调研形成了一份报告,希望提交给有关部门,为政府以后改善公众环保意识提供一个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