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北北)“老百姓关心的不是抽检合格率,而是不合格的能引起多大危害。”日前,各民主党派、北京市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以及相关研究机构的代表,就首都落实食品安全行动纲要、构建食品安全长效机制议政会在北京市政协召开。
民革北京市委认为,保障食品安全要从完善法律法规和严格执法做起,建立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并特别提出要建立与国际标准相对应的食品安全标准,解决现有四级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之间交叉、重复和矛盾的问题;加大食品检测研究工作,使检验检测向高技术化、速测化、便携化以及信息共享发展;不断强化各执法部门统一协调,减少执法模糊及真空地带,进一步明晰各部门权责,杜绝“都管但都管不好”的局面。
北京“十二五”行动计划提出食品小作坊探索集约化生产、北京市设3000个风险监测点、“菜篮子”全面达到无公害、寄宿学校必须办食堂、优质品牌食品占领市民消费的“主渠道”,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建议加快食品安全基础研究和队伍建设,完善应急处理技术研究,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风险评价本地数据。
民进北京市委指出“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监管体系中,需要采取措施健全区县和乡镇农业服务机构。最近一项调查发现:北京市多数乡镇仍处于‘缺人员、缺手段’状况,严重制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