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原著的巨大影响而备受期待的史诗电影《白鹿原》,因为细节问题推迟了上映日期,但同期无论是即将要上映的《金陵十三钗》,还是已经开机的《一九四二》,在关注度上都要超过《白鹿原》。这三部电影有一个共同点,即故事都发生于上个世纪三十四年代,导演王全安、张艺谋、冯小刚不约而同将视线投向同一年代,这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还是电影发展到了必然出现的这一阶段?
我更倾向于后者。从野性萌动,到刀光剑影,再到后宫争斗,过去这些年,中国式大片的发展,实际上是在朝一条绝路上走。到后期,“中国式大片”简直成了“烂片”的代名词。不过,拍大片所付出的学费,不是白交的,在各位名导程度不同地感受到大片所带来的滑铁卢之痛后,也渐渐明确了突围的方向,如何运用高度市场化的环境,来完成自己既有娱乐价值更有人文关怀的作品,成为他们的思考重心。
从电影艺术诞生至今,创作者“上下而求索”,不断寻求着可催生史诗作品的时代,寻求的结果是:历史与传统留下的沉重文化包袱,束缚了他们的手脚,想讨巧地用现代眼光去审视经典,结果费心尽力拍出的作品,往往让观众笑场。与此同时,对当下的了解不足,与现实的隔阂,也让他们的作品总是浮漂着。
左冲右突之间,大家突然发现,在漫长的历史通道中,拥有一个可放开手脚去创作的开阔地——中国苦难而混乱的近现代。这个年代,因为缺乏足够多的记录而分外引人好奇,对那段历史的描述,因为不怎么牵扯到政治意识形态,也成为影视创作的新富矿。据说很多恐怖电影纷纷将故事背景更改到清末民初,以获得可以讲鬼讲神的“话语权”。
中国大片一向缺乏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人性深入的刻画,外部的舆论环境,却一直逼迫着导演们不要停止摸索和钻探。《白鹿原》、《金陵十三钗》、《一九四二》这三部电影的先后面世,或许能为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市场上争夺来一定的话语权。在此之前,描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国产文艺片,在国际电影奖项上的风光,已经基本用尽,目前急需一种新的电影类型来重振中国电影的雄风。这三部电影的出现,可以视为中国大片的又一次集体转型,这次转型会把中国电影往更好的方向带领。
作出这个判断,是因为,导演们开始重视国际市场,他们不再闷头拍片,而是选择抬头闯荡。继《金陵十三钗》启用奥斯卡新科影帝克里斯蒂安·贝尔担任男主角之后,《一九四二》也邀请来两大国际巨星阿德里安·布劳迪和蒂姆·罗宾斯。这两部电影制作方的最大用意,不见得是想靠外援提升国内票房,他们更加期待的,应该是凭借这几位国际影星,打开国际市场的大门,用奖项和票房来弥补中国大片在口碑和收益两个方面的不足。
显而易见,电影创作领域的每一点开放,都会让国产片走向国际的诉求愈加强烈。以往讲中国导演拍片,常会用到“戴着脚铐跳舞”的说法,现在,即便把创作背景锁定在近现代,恐怕也无法尽情尽兴地施展才华,但好在脚铐变成了手铐,手虽不能随便舞动,但总算可以放开脚快跑了,但愿这一跑,能跑掉创作者们的积郁,跑步闯进国际影坛的核心地带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