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女生陈无梦怎么也没想到,她到宁夏支教,身边竟然出现了一支“保镖”队伍。
带着好奇,9月初的一天,经过30多个小时的绿皮车煎熬后,陈无梦从上海来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最偏远的三合村。三合村大山环绕,村里有30多家农户,一所中学修在村子的中央,陈无梦就在这里安下新家。
月明星稀的夜晚,只身站在空旷的校园里,陈无梦听不到任何声响,“偶尔会有几声狗叫从山沟里传来”。初来的几天,每当夜深人静时,这个22岁的阳光女孩就会想起城市里的万家灯火。
陈无梦动身之前,三合中学的校长张玉良就已经给她安排好了任教的课程——九年级两个班的英语。
除了张玉良,等待陈无梦的还有大山里上百个渴望学英语的孩子。这所大山里的学校英语师资紧缺,全校的英语课常年由复旦大学的支教学生担任,上一期的支教队员刚刚结束一年的支教生活,回到上海的校园,接力棒交给了陈无梦。
还没来得及休整适应,陈无梦就被张玉良送进了毕业班的课堂。她一边精心备课,认真做课程设计;一边学习教育心理学。她大学学的是新闻学,很少上讲台,为了把课教好,从进课堂的那一刻起,她就很少闲下来。
“不及上一期的支教老师”、“废话太多”……学生还是嫌她不会上课,在陈无梦随身带的教科书、教案本里,提各种意见的小纸条不时出现。这种时候,这个22岁的女孩感到很心酸,经常偷偷流泪。
静下来的时候,陈无梦细心琢磨每个学生的意见。在学校的时候,她和学生更多是师生关系,私下里的交流也比较少,“总觉得有些隔阂”。陈无梦觉得,要找到一个突破口,必须和孩子们“熟起来”。
“去家里面看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需要哪些帮助。”陈无梦想着,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故事,走近他们,倾听他们的故事是理解学生的好办法。
从此,每周五放学的时候,大山里总会有清亮的歌声飘出。这时,陈无梦正和她的学生挽着手行走在乡间的小道上。
这一天,灰暗的浮云仍然在翻滚,天色没有一丝转好的迹象。黄土小道从谷底一直缠绕到山腰的雾气中,看不到尽头。陈无梦不停地踱着步,不时走到院子里仰望天色。在大山深处的沿坪村的老乡家,这个女孩已经住了两个晚上。让她焦急的是,山的那一头,还有老乡正等着她。
陈无梦还是起身了,和她一起的还有这个村子里她的4个学生,他们带了一把大伞,一把铁锹。
雨一直在下,小道上只有年轻的老师和她的学生——拿铁锹的男孩穿着雨衣,走在最前面,他每走一步,都要停下来,弯着身子铲出一个小台阶;两个女孩架着陈无梦的胳膊,踏着男孩铲出的台阶往上走;在她们的身后,另一个男孩一只手打着伞,一只手推着陈无梦。
汗水和着雨水,一滴一滴打在陈无梦的棉衣上。她浑身已经完全湿透,脚下一步比一步沉。这条平时不到半小时的山路,陈无梦走了3个小时。
翻过大山,到老乡家的时候已是中午,热腾腾的饭已经端上了桌。周围的亲戚邻居都赶过来了,院子里热热闹闹的。
围着烧得旺旺的火炉,陈无梦和乡亲们畅谈着家里的收成、孩子们的表现和外面的世界,敞亮的欢笑在寂静的山谷里飘荡。
天色将晚,陈无梦端起相机,完成自己家访最后的功课——给这一家人拍全家福。“茄子……”这一家老小满脸的欢喜瞬间定格。
伴着转晴的余晖,陈无梦匆匆赶回学校。又是她可爱的学生作伴,洒下一路欢声笑语。
任凭风吹雨打,已不记得有多少次,在这样一群可爱的“保镖”的“护送”下,年轻的复旦女孩行走在西海固荒凉的大山里,在她的学生家挨家挨户家访。
“有‘保镖’的日子,就算是走在这空旷的大山里,也不觉得孤单。”那帮当初让陈无梦最“头疼”的孩子,现在已经成了让她温暖的贴身“保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