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玉泉慧谷科技园区,有两栋看似平凡的暗红色小楼。进入小楼需要经过三道门禁。有限的空间内拥有近20间实验室。地下一层库房里,整齐码放着几千种实验原料。
这就是北京赛林泰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在医药研发领域,这是一家刚满“周岁”的“新势力”。但在董事长李文军看来,这个“新生命”却充满能量和希望:在硬件配置上,赛林泰公司拥有7000余平方米的实验面积,近400平方米的万级动物房。在人员配置上,全公司90名员工中,拥有32位硕士,18位博士。
公司的科研能力令李文军引以为傲:企业规模虽小,却是个人才“富矿”。
李文军的创业初衷源自媒体的报道。“近年来,我国肿瘤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但是治疗费始终没有下降。尤其是抗肿瘤药物,由于国内自主研发产品的缺位,导致这一市场始终被价格昂贵的进口药垄断。如果国内患者购买进口药,一个疗程至少要花几十万元。这是个天文数字。患者如果承受不了高价,就必须选择对身体伤害很大的传统治疗方案。”李文军说,“因此,我很想在这个领域做点事情。”
但是脑海中的计划一经实施,李文军就碰了“钉子”。
对管理专业出身的李文军而言,药物研发是完全陌生的领域。而在药研企业,科研、技术创新是生存根本。“我可以是‘门外汉’,但公司团队必须非常专业。”他说。
医药研发的投入巨大,赛林泰的规模并不算很大,公司的注册资金为3180万元。如果想吸引高技术人才,企业必须另寻闪光点。如何让“小公司”吸引到“大人才”?这个难题让李文军绞尽脑汁。思前想后,他觉得,赛林泰能够提供的最珍贵的礼物就是“尊重和诚意”。
赛林泰生物部高级总监彭勇正是被这份礼物打动了。
第一次接到李文军的电话时,彭勇和家人仍身在美国。当时他就职于美国一家知名的医药企业,负责一个重点项目的研发。得到创业邀请后,彭勇一度犹豫不决,“抛弃已有的稳定生活,回国走上全新的创业之路,对我而言不是容易的决定。”
对于这份顾虑,李文军深表理解,他告诉彭勇不必着急回复,这件事情必须充分考虑。“但是有两点我可以保证:第一公司的发展目标非常明确,要造出中国百姓吃得起的救命药;第二,在赛林泰他一定会最大限度实现价值、展示才华,我会为科研者提供最宽松的发展空间。”李文军说。除此之外,公司多位创业者还获得了部分股权。
经过坦诚沟通,彭勇最终下定决心,应邀担任公司生物部高级总监一职。
“在公司文化中,尊重人才和科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赛林泰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英利深有体会。
在她的记忆里,曾发生过一件难忘的事情。
“有一次,研发人员会议时间碰巧与公司领导会议相撞。当时我正在想尽办法协调。这时董事长对我说:‘小张,我们的会议暂时改在办公室里开吧。让项目研发团队优先。’”
生物医药的研发过程往往漫长而枯燥。虽然是“门外汉”,李文军却深刻理解研发人员的不易。“世界上所有成功的药物研发过程都有一个共同点:一步一个脚印。这不仅需要公司的付出,更需要科研人才的付出。因此,必须让他们找到‘安全感’,放心地做研发。”他说。
回忆起一年来的工作历程,彭勇用“舒心”二字概括。“在这里,工作很忙碌,市场竞争也很激烈。但合作环境是自由和信任的,团队是高效而有活力的。”他说。
更让这股“新势力”信心倍增的是,近年来,国家政策始终大力支持医药领域发展。据国家“十二五”规划显示,医药制造业已被列入未来重点发展行业之一。
对于未来的发展,李文军目标明晰:“必须承认,我们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作为一家年轻的医药公司,我们的短期目标是生存、盈利。但最终目标要做出一流良药和自己的品牌。”
短短一年间,在中关村这块视创新为生命的热土上,赛林泰已研发出10个一类新药项目,已获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项目三项,公司引进的海外人才中有4人同时入选北京市“海聚工程”。但李文军表示,未来的路还很长。“做老百姓吃得起的药”,仍将是赛林泰执着而朴素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