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刚开始那几年挨家挨户地找企业“化缘”助学,团福建省宁德市委书记王青更喜欢现在的方式──和捐款单位签约。
这是“阳光助学”实现制度化运作的重要一步。2003年,团宁德市委在全市开展主要面向大一新生的阳光助学行动。一改过去要一家家地找企业“化缘”,实现制度化的运作让阳光助学品牌在当地越做越响,不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也主动提出要和团市委签约,长期捐资助学。
“以后,不论团市委班子换了多少任,也不论具体负责希望工程的人换了谁,阳光助学工作都能一如既往地开展下去。”王青说,阳光助学工作的制度化,也为团组织其他服务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9年资助贫困学子近万名
为了资助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大学新生,早在2003年,团宁德市委就在全市开展宁德市希望工程——阳光助学行动。自去年起,在保证大学新生正常资助的基础上,团宁德市委将受助范围拓展到高一新生。大学阶段资助标准为每人2000元人民币,高中阶段资助标准为每人1000元人民币。
据统计,9年来,宁德市阳光助学行动共募集资金2213万元人民币,资助贫困学生9800多名,其中仅2011年就募集资金578.8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1914人、贫困高中生1000多名。
“这说明,全社会越来越认可阳光助学的品牌,也越来越愿意参与慈善助学了。”王青表示,所有捐赠方的捐款,都会统一打到希望工程的专用户头上,“捐款中的哪怕一分钱,团市委都不会挪用”。“开展助学工作是一项关联度很高的社会系统工程。”宁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珊娜在日前的助学金发放仪式上表示,阳光助学行动为推进民生建设、服务社会管理创新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青年真正的“娘家”
王青告诉记者,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完善,阳光助学行动已经实现了制度化运作,“形成了良性循环”。
据介绍,为了使助学工程更广泛地开展,团宁德市委联合市党工委、文明办、宁德电视台等9个单位,成立了阳光助学工程组委会。组委会成立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共同合作,保障每一年阳光助学项目的有序推进。
真正的突破发生在2005年。那一年,团宁德市委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劝募途径——和捐款单位签约。
王青回忆道,原来,每年到了该为阳光助学行动筹款时,他和同事都得一家一家地跑资助单位,牵扯了大量的工作精力,而且,捐赠源很不稳定,“有些企业可能明年换了分管领导,或者第二年预算里没算上助学这一块,要重新说服(他们)捐款就会有难度”。
2005年,团宁德市委改变方式,说服捐赠单位同团市委签约,成为长期的阳光助学单位。当年,就有十几家市级企事业单位签约,而且一签五年,每年捐赠额一般不低于1万元。去年,首批合约期满,又有十几家单位主动来签合约。“有一家私营企业的老板,甚至提出要签10年,而且每年要捐10万元。”王青说。
不仅如此,自2007年以来,作为一个重要的助学品牌,阳光助学行动已连续5年被宁德市委、市政府写入文件,列入“为民办实事”之一,“市政府这么重视,各县一级政府也上行下效,真正把助学项目推广开来”。
王青表示,由于阳光助学行动已成为宁德地区的助学品牌,近年来,有些学生会在申报开始时,主动向团组织求助。“‘阳光助学’在青年和社会各界之间,架起了一座爱心桥。”王青说,“共青团成了青年真正的‘娘家’。”
“确保每一分钱都能发到最需要帮助的学生手上”
自2003年开展以来,阳光助学行动一直是团宁德市委每年的一件大事,工作跨度从4月~9月,长达半年。虽然跨度时间长,王青表示,团市委在项目运作的每个环节,一点也不会含糊,“确保每一分钱都能发到最需要帮助的学生手上”。
每年三四月,团市委向各团县委和市直学校发文,请地方推荐拟受助学生。其间,如发现弄虚作假行为,该推报单位的全部助学名额将会被取消,并在全市予以通报批评。此后,经过申报、公示、集中备案等环节,各地组织大走访,一家家核实学生的真实情况,并形成反馈结果。
“如果有人想在其中浑水摸鱼,都会在这个过程中被尽量排除掉。”王青说。最终受助名单确定后,团市委会向每个捐赠单位提供受助学生的全部材料,并“尊重资助方的意愿”,让他们自己确定要捐助的对象。
宁德电业局是阳光助学行动的长期捐款单位,已连续9年参与助学工作。电业局团委书记陈乃松告诉记者,团宁德市委在前期做的一系列深入调研,“很值得信任”,知道捐款能实实在在地发挥作用,让企业很放心。
电业局资助的学生要去新学校报到前,陈乃松都会和同事亲自把钱送到学生家里。“这种点对点的捐赠,让我们直接看到效果,而且感觉很有成就感。”陈乃松说,“只要阳光助学项目还在,这样的好事,我们会一直参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