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捧上神坛的感动 反让人望而却步

曹林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1月30日   01 版)

    近来又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被媒体广为传颂。6年前,在四川泸州一家公司工作的父亲卷走单位6万元公款潜逃,15岁的女儿黄冬梅承诺:“爸爸欠的钱,我长大后一定还。”其实从法律上讲,作为未成年人的女儿并无“父债子还”的义务,可为了履行还钱的承诺,她辍学南下打工4年,省吃俭用攒足钱后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公司连称意外,感动中愿意为替父还债的女孩提供工作。(综合近日媒体报道)

    在这个诚信失范、信任滑坡的时代,这样“为了兑现承诺而辍学打工”的诚信佳话,自然能激起公众对诚信的讨论。以“信义兄弟”孙东林、孙水林为原型的电影《信义兄弟》,上个月已经上映。同这位“诚信女孩”一样,“信义兄弟”的诚信故事也曾感动中国:兄弟俩生死接力,坚守20年不欠薪的承诺,为了给民工送工钱,一家5口命殒高速公路。

    无论是“诚信女孩”,还是“信义兄弟”,作为诚信道德的楷模,他们的故事都非常感人,让人流泪,甚至在触动我们的神经的同时震撼我们的灵魂——可一个常常令人尴尬的现实是,这些故事所留下的剩余价值,也只有感动了。人们停留于浅层道德赞美和精神感动,可感动之后,似乎什么也没有留下。热点过后,街市依旧。我们习惯寄望于树立这些道德楷模来传播道德价值,可这样的道德示范和诚信楷模,很多时候并未改变社会的诚信危机,诚信品质并未得到传递。

    有必要反省这种传统的典型宣传模式,捧上神坛的感动,有时反而让人望而却步。

    “信义兄弟”和“诚信女孩”践守诚信,确实让人动容。但说实话,我不希望看到媒体对他们的过分拔高,在赞美中将他们捧上神坛,让人感觉到践守诚信似乎是一件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很难做到的事情:辍学打工4年,省吃俭用替父还债;为了给民工送工钱,一家5口命殒高速公路……我们报道的诚信典型,都是这样沉重、悲情和代价高昂。其实,生活中更多的坚守诚信故事,并没这么悲情,也不必付出沉重代价,它很容易做到,是一种生活的常态,触手可及,易如反掌。

    夸大和神化诚信,将其捧上神坛,虽然让人感动,却也让人望而却步,觉得离自己很远很远,力所不能及——在这些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高大故事”面前,很多人只是一个旁观者,一个感动者,而似乎无法融入其中,做一个践行者。典型和示范被捧得过高,平常人会觉得遥不可及。

    感动有时候其实是一种毒药,它营造了一种虚幻的精神共鸣,实际上感动之后什么也没有。所以有时候,我会有意识地拒绝这种感动。我不愿意被这种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诚信故事所感动,更愿意看到那些普通的诚信故事:它让人触手可及,无须付出巨大的努力;它不算崇高,宛如平常一首歌;它没有震撼我们,却让人在共鸣中会心一笑,我也可以做到像他那样的诚信。诚信不是一种道德枷锁,不是一种神圣的价值,而是一种日常的品质。

    诚信的故事应该怎么讲,或者说,应该讲什么样的诚信故事?让人震撼的诚信故事,也许更具冲突性和新闻价值,更能吸引眼球,更能让人感动。可推广诚信的价值,并不是让人感动就可以做到的。

中央确定国家扶贫新标准
全面排查中小学和幼儿园校车隐患
花园村:现代农民的“幸福样本”
“护理妈妈”接力呵护疑似艾滋病弃婴
2011:中国“减税进行时”
照亮冷漠世态的一段良心路程
捧上神坛的感动 反让人望而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