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公司首席运营官郑刚的眼中,医疗器械是一个有生命的领域。“一台智能化的医疗器械设备,不仅有‘眼睛’有‘手’,还有能够思考的大脑。”他说。“骨科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便是一台有生命的“变形金刚”。
在这台半人高的乳白色机器上端,有两块方形显示屏。“这就是机器人的‘大脑’,医生设计的治疗方案通过这里输入。”按下启动按钮后,“手臂”便会严格依照“大脑”发布的指令,进行手术。
这个看似个头不高的“变形金刚”,事实上威力巨大。北京和延安相距949公里,在2006年3月,正是依靠“骨科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在两地间完成了我国首例“髓内钉远端锁定异地遥控操作手术”。
“当时,通过远程控制中心,身处北京的骨科专家与远在延安的医生,实现了实时对话。这就像电视台的多地现场直播:手术室里的每一步进展,两地专家都能够同步跟进。”郑刚说。
通过电脑传输,现场的手术图像会清晰显示在千里之外的屏幕上。于是,身在异地的专家能精准指导基层医生的手术刀。有了这台“变形金刚”,医生便成了名副其实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在天智航公司内,便有这样一处模拟智能化手术室。室内,正对大门的是一块电视屏幕,用来为手术医生提供手术图像。手术室隔壁,是一间敞亮的远程手术指导中心。指导中心正前方是由16块电视屏幕组成了一整面屏幕墙。
“手术进行时,手术室和指导中心的操作系统是相通的。专家可以通过操作系统全程跟进和参与指导,并在大屏幕上同步显示。这就是远程手术得以实现的基本原理。”郑刚说。
除了解决了“距离远”的难题,“变形金刚”的另一大优势是解决了“高精度”的难题。“手术中,对每一个步骤的准确性要求都很高。但是人工操作有很多不足,首先由于术中辐射的原因人眼不能长时间观看;其次手术结果会受医生的状态、心情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都很容易导致手术中的偏差。但机器操作则不存在这些问题。将设定好的手术方案输入后,‘机器手’会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医生只需要严格按照机器人的指令执行手术操作即可。”他说。
目前,“看病难”仍是一个突出问题。在郑刚看来,“‘难’的核心是好大夫供不应求。所有人都想找经验最丰富的医生看病,但医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智能化手术系统能够推广,就会大大降低对医生的技能要求。”他说。
在他的构想中,优秀医生的治疗经验可以通过总结、编程,最终形成规范的诊疗路径。按照这些医疗范本的指导,基层医生在“变形金刚”的帮助下能够迅速为患者制定手术方案。“一方面优秀大夫的治疗经验得以推广;另一方面更多的患者能够享受到福利。”他说,“运用先进的操作设备,能大大减少手术对医患双方的伤害。”
以骨科微创手术为例,不仅病人面临风险,医生也一样。比如在进行股骨颈空心钉内固定手术的操作中,因为无法通过肉眼看到骨骼内部的情况,因此在打入3根空心钉做骨股颈内固定时,医生需要先后拍摄上百张X光片。
“一例手术就得接受上百次辐射,那么一年骨科大夫接受的辐射量是多少?我们只是想想都觉得可怕。更糟糕的是,辐射的危害性是会累积的,伴随着医生工作时间的加长,健康状况多少都会受到影响。”他说。
但是有了“变形金刚”,一切就简化了许多。“一例手术最少只需要拍6张片子。前后对比下来,新型手术的优势就更明显了。”他说。
据了解,自2005年成立以来,天智航技术有限公司始终致力于医疗机器人及相关智能化医疗设备、器械的自主创新。这间坐落在北京市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的新型公司,是中关村创新型试点企业。
“公司的每一步成长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自主创新。这些年来,我们成功开发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骨科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掌握了多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申请了多项发明专利。”郑刚说。
但成绩背后仍然潜藏着一份担忧。“目前,医疗导航机器人的巨大意义虽然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但推广起来仍旧举步维艰。”郑刚说,“首先,由于这种医疗器械是原始创新,没有国外的公司培育市场,我们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成本去建立临床规范,制订临床应用标准。”
其次,由于这种新型医疗器械没有订价和使用收费标准,更没有进入医保目录,医院在采购中也面临很多尴尬。“即使医院买回去给患者进行手术,后期收费也名不正言不顺,新医疗技术进医保目录的难度很大,周期很长。”
令郑刚骄傲的是,来自欧美的诸多一流医疗器械公司看过这些小“变形金刚”后,也不禁“啧啧”称赞。“这项技术的世界领先程度得到了行业内的肯定。但是我国创新领域普遍面临的问题就是:研发成果产业化的难度很大。如果没有推广应用,距离实现技术的真正价值仍很遥远。”
“希望有一天,‘变形金刚’能真正大范围走入手术室,让更多患者受益。”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