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2月08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叙利亚仍难逃一战

本报驻美国记者 杨丽明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2月08日   04 版)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6日会见叙利亚反对派时强调:“必须推翻阿萨德!”

    当天,上月被召回国的美国驻叙利亚大使罗伯特·福特重返大马士革。

    北约军事干预叙利亚的警报是否解除?美国要如何协助叙利亚反对派推翻现政权?美国对叙局势的种种动作正向外界传达着复杂的信息。

    美国巨掌搅乱叙利亚政局

    福特是以“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为由被美国国务院于10月24日召回华盛顿的。自3月中旬叙利亚爆发反政府示威活动以来,福特曾多次前往一些地方与反对派接触,引起叙利亚政府不满,同时招致部分叙利亚民众围攻。福特被召回后,叙利亚政府也宣布召回本国驻美国大使。

    随后叙利亚紧张局势迅速升级。

    11月18日,希拉里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节目中预言叙利亚可能爆发内战。

    11月21日,美国推迟了驻叙利亚大使福特返回大马士革。

    11月23日,美国驻叙利亚大使馆敦促美国公民“立即”撤离。

    11月24日,美国海军“乔治·布什”号核动力航空母舰从霍尔木兹海峡附近驶往叙利亚近海一带游弋。

    同时,法国建议在叙设立“安全区”,并就此寻求美国、联合国和阿盟的支持。

    种种连串动作,与年初北约军事干涉利比亚时的情形惊人地相似。

    种种迹象表明,西方对叙利亚展开“人道主义干预”已经不再是空谈。

    叙利亚毕竟不是利比亚

    不过,从近两天的形势发展来看,叙利亚战争的引信似乎正在被拆除:叙外长5日晚致信阿盟秘书长,对阿盟派遣观察员的要求作出了积极回应,称在维护叙国家利益和主权的基础上,叙和阿盟就派观察员问题达成了一定的共识。6日,美国即宣布福特重返叙利亚。

    美国国内不少专家认为,西方直接在叙利亚实施类似利比亚的军事干预行动并不明智,因为两国的局势有着本质的区别。

    首先,叙利亚位于中东的“心脏地带”,牵一发而动全身。

    叙利亚周边有以色列、伊拉克、沙特、伊朗、土耳其、埃及等各大势力,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十分敏感。而且在中东动荡和美国的“威胁”面前,叙利亚与伊朗已经结成了更为紧密的联盟,叙利亚与黎巴嫩真主党之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捅了叙利亚这个马蜂窝,中东可能会面临新的全面战争,而且规模、走向、结果皆不可测。

    其次,与利比亚不同,叙利亚是俄罗斯的传统盟友。

    俄罗斯在叙利亚塔尔图斯港有海军基地,叙利亚的大部分精良武器都来自俄罗斯。此次美国-北约军事威慑叙利亚,俄罗斯明确采取了非常强硬的回应态度:3艘俄罗斯军舰于11月21日抵达塔尔图斯海军基地,俄罗斯唯一一艘现役航母“库兹涅佐夫”号也于12月6日启程前往地中海。俄军方称,航母编队还包括“恰巴年科海军上将”号反潜舰、一艘拖船以及3艘油船。它们将在地中海“举行国际海军训练演习”。

    第三,中俄两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坚决反对外部势力武装干涉叙利亚。当初支持对利比亚干预的阿盟,现在对于武力干预叙利亚也持谨慎态度。因此,西方势力要对叙动武,缺少国际法理支持和国际社会认同。

    不动武不等于不动手

    伊拉克和利比亚战事之后,美国和北约已经向外界证明: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也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做的。虽然直接出兵干预的可能性不大,但大力支持反对派这种选择已在利比亚事变中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11月18日,希拉里称,叙利亚反对派装备精良并且资金充足。

    有消息透露,从今年3月开始,已有大批武器非法进入叙利亚。反对派已获取大量火箭弹和机枪,并用于攻击叙利亚政府。

    另据法国媒体透露,目前法国军官正在黎巴嫩、土耳其境内帮助建立并训练反对派军事组织“叙利亚自由军”。西方国家正利用反对派煽动更多的叙利亚人参与叛乱,策反叙利亚当局的官员和军人。

    有媒体4日报道,巴沙尔·阿萨德赖以维持政权的支柱秘密警察首次发生大规模叛逃事件,至少12名秘密警察从一个情报基地逃离,另有16名士兵从伊德利卜叛逃。据称,估计叙军的叛逃者已达数千之多。

    “推翻阿萨德政权”不绝于耳

    希拉里6日在日内瓦与叙利亚反对派“叙利亚全国委员会”的7名代表进行了105分钟的会见。双方会谈主要有两大主题:叙利亚从“残酷、腐败的家族式独裁统治”向民主政权过渡的计划,“包容阿拉维教派和基督教徒在内的少数群体”的新政权必须建立公民社会和进行法治。

    叙利亚已不仅是目前中东乱局的暴风眼,更是大国博弈的焦点所在。叙利亚改革(或政权过渡)将走向何方?是否走向内战?甚至引发中东新的大战?各国的神经会因这些问题而不断绷紧。 

    本报华盛顿12月7日电

叙利亚仍难逃一战
利比亚限定民兵武装两周撤出首都
美军要走了 “美国大兵文化”留给了伊拉克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北京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