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12月08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以五大转变谋全面发展

——解放军总医院建设研究型医院纪事

王继荣 罗国金 王佳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2月08日   06 版)

    2004年,解放军总医院党委审时度势,把握医院建设的客观规律,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果断转变发展方式,带领全院人员迈上了创建一流现代化研究型医院的征程。

    经过“十一五”的建设发展,该院在研究型医院建院思想的指引下,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加快了五大转变,即:发展目标由大型综合性医院向研究型医院转变,发展模式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发展理念由传统“治已病、救患者”向“治未病、重康复”拓展转变,发展战略由“高效率、快节奏”向“好”字当头、“准”字为先优质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由依靠自身体系运转向军民融合发展转变,实现了诊疗保健技术有新飞跃、医学科技创新有新突破、医院信息化管理有新成效的目标。

    培养拔尖人才 打造一流团队

    面对世界医学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在创建研究型医院的过程中,解放军总医院确立了“军队全面领先、国内整体一流、世界先进行列”的发展定位,始终坚持以特色取胜、靠质量取胜。在继承传统医学优势的基础上,他们瞄准世界医学科技发展前沿和临床实践,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取得了新的拓展和突破。

    与此同时,该院还通过实施“百位名医、百名新秀、百项优势、百病妙诀”工程,加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巩固技术特色、提升品牌效应,将医院学科人才建设推向了一个崭新阶段。

    要实现“人有专长,科有特色,院有优势”,学科人才建设还必须由培养拔尖人才向打造一流团队转变,为此,该院一直在探索培养人才的新途径。

    首先,该院注重构建有利于人才团队成长的机制,专门组织研究型科室和研究型人才评鉴,形成铸造研究型医院主体骨架和中坚力量的导向机制。通过建立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库、设立培养基金、开展交叉代职等方式,形成了有计划、分层次、个性化的培养机制,并从军地引进贤才,淘汰“三无”人员,形成内有动力、外有压力的竞争机制。他们还定期组织学科评估,从基本建设、学科人才、科学研究、教育培训、医疗保健等五个方面对学科和学科带头人进行综合评价,形成比、学、赶、促的评价机制,使人才队伍充满生机活力。

    其次是搭建有利于人才团队各尽其能的平台。在人才使用上,该院坚持用才之能,“只要能唱戏,就给搭台子”,给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量才使用,“能唱什么戏,就搭什么台”,给人才创造发挥特长的条件;唯才是用,“只要有真功,就让当主角”,给人才赋予成就价值的重任,形成人才队伍“万马奔腾”的良好局面。

    第三是营造有利于人才团队的环境。该院在用事业、精神、知识、物质激励人的同时,注重营造浓厚宽松的学术环境,每年举办40余个学术交流会,鼓励百家争鸣,培养各具特色的学术风格;注重营造愉快和谐的人际环境,成立14个协作中心,提倡建立良好的团结合作关系,齐心协力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

    推行转化医学模式,促进科研与临床融合发展

    解放军总医院坚持把转化医学作为医学科技研究的新起步点和着力点,充分运用自身病例多、病种复杂的优势,把科研工作寓于临床实践之中,把科研成果转化于临床运用之中,使科研与临床有机互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十一五”期间,该院从转变观念、理顺机制、拓宽渠道、加大激励入手,成立成果转化管理机构,设立成果转化专项基金,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科技干部成果转化积极性。同时,加强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充分发挥医院品牌优势,理顺转化渠道,转化效益不断提升。

    去年5月,该院携手北京市科委联合举办了“科技成果转化与合作洽谈会”,112家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参会,19家企业与医院达成合作协议或意向,签约金额2.8988亿元人民币,引起国内科技界的广泛关注。

    该院把发展目光聚焦在转化医学,先后与博奥生物有限公司、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签订转化医学战略合作协议,军民共建的“转化医学中心”应运而生,从实验平台到研发产品,从培养人才到推进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吹响了全方位合作的新号角,“产、学、研、用”一体化成果转化新模式初见端倪,实现课题研究与成果转化的良性互动。今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园”正式落户海淀北部中关村翠湖科技园。作为军地合作的成功实践,科技园将努力打造成为北京区域内共享共用的示范平台,产出成果直接惠及广大军民。

    在当前我国科技研发工作“成果多、转化少、推广难”的状况下,解放军总医院的成功做法为我国科技研发工作,特别是医药领域的科技研发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做姓军为战、保障打赢的强力支撑者

    未来军事斗争和多样化非军事行动,对卫勤保障提出了很多新要求。医院作为保障队和战斗队的双重职能日益凸显,必须适应多样化卫勤保障需求,努力完成重点保健对象的随行保障、危重伤病员后送救治、军事医学临床研究等各项任务,做姓军为战、保障打赢的强力支撑者。

    “十一五”期间,解放军总医院坚持着眼使命,实现系列关键技术突破,军事斗争卫勤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该院深入开展战创伤救治、军事作业训练伤防治等重点、难点科技攻关,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1项;深入开展平战时保健技术研究,取得了早期预警干预、个性化诊疗、健康跟踪评估、首长遂行保障等一系列重大成果;深入开展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研究,完成汶川、玉树抗震救灾和支援奥运会医疗保障任务,《5·12地震救援官兵心理应激损伤评估与干预研究》获国家863重点课题,研究成果有效指导了救灾官兵的心理干预和治疗,卫勤综合保障实力得到实战检验。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该院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的11项成果,全部都是战创伤救治、军事作业训练伤防治等“军”字头主打项目。

    多样化卫勤保障需求,呼唤对部队官兵身心的双重呵护。特别是汶川地震的惨烈景象,让身处救灾一线的总医院人敏锐意识到,“关注救灾官兵的心理健康刻不容缓”。他们把科研的触角迅速延伸到军人的心灵世界。由该院牵头的“5·12地震救援官兵心理应激损伤评估与干预研究”,被列为国家“863”重点课题。

    2010年5月12日,作为“5·12地震救援官兵心理应激损伤评估与干预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军人心理健康网”开通。从此,全军官兵拥有了自己的网上心灵家园。

王继荣 罗国金 王佳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12月08日 06 版

以五大转变谋全面发展
“法制宣传进校园”团日活动举办
北京“创博会”展示青年创新创业成果
广西为万名务工青年解决春节返乡难题
辽宁发放青少年环保公益“五年行动”首批资助金
“理论读物进校园”启动
甘肃消防成立火灾隐患举报中心
盐城消防三个月除患六万处
甘肃积石山县教育零收费
不解决问题 给你送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