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2月08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百姓说话

“公众普遍赞成”不是噱头

肖时候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2月08日   02 版)

    备受关注的PM2.5标准征求意见日前结束,环保部表示,公众普遍赞成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标准,有的还建议在有条件的地区提前实施。(《新京报》12月7日)

    征求意见当然是一项民主程序,它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但民意如何变为官意,个中又大有学问。不是所有征求结果都与民意合拍,也不是所有民意最终会落实并造福于民,在民意通向官意的渠道中,明显有一道阀门,在进行着符合政府施政需要的转换。

    不久前,湖南物价局批准长沙、岳阳等地上调水价,长沙理工大学学生社团走访调查后发现,半数居民认为水价偏高,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对阶梯水价不了解,但相关听证会上,阶梯水价竟获一致赞同。这是征求结果与实际民意不符的典型,恐怕也是各种民意征求的“玄妙”所在。听证会总成听涨会,这是最常见的民意悖论与民意背离,但各地又总是乐此不疲地听证,并堂而皇之地以假民意作为决策依据,这无非是表明施政行为的师出有名。

    征求意见变成了没有意见,变成了征求支持,变成了应对舆论的道具,这些是征求意见的常见套路。以PM2.5要不要纳入空气质量标准来说,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就如要不要反腐败、要不要打黑除恶、要不要食品安全、要不要蓝天绿水一样,不用征求,也当知道民心所向。有关部门一直不愿按国际惯例纳入PM2.5,无非是为了空气质量数据的“好看”,减少自身的工作压力与责任,可大雾与污染不会因人为控制的数据而改变。即便如此,环保部相关负责人也只是表示,将结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吸取和采纳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完善标准草案,争取尽快正式发布。

    这里面又埋下了伏笔,民意吸纳多少,如何吸纳?“公众支持PM2.5纳入空气质量标准”,只是一个喜人的噱头,要知道,公众支持要变为政府支持才有力量,而能不能变为政府支持,就要看政府征求意见的真实意图:是为了“引蛇出动”,找个靶子来对准消解;还是已有了决策意图,只不过想借助假托民意来推动。

    “意见”若沦为政府部门随意揉捏的面团,不合我意者即束之高阁或视而不见,征求意见就将变得毫无意义。

“80后”清华修车匠也有春天
绩效主义“坑”了我们?
抵制校花评选也是一道风景
房产税取代限购令不是可取之道
“公众普遍赞成”不是噱头
4000元罚款是不是一只“小鞋”
让道
微言快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