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的“北上广个人生活感受”民调报告12月7日公布,其中,代表中国都市高端生活水平的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居民生活感受呈现两极化。调查报告将受访者分为体制内、体制外两大类,体制内人士即党政事业单位的“公职就职者”的“个人住房”、“看病就医、学习就业”等6项指标的“满意度”,均高于其他职业人群。(《新京报》12月8日)
“体制内人士生活满意度高于其他群体”的调查结果并不让人意外,这从年轻人千军万马争渡公务员这座独木桥的场景就可以看出来——看病、住房等大的方面不说,逢年过节体制内人士往家抱的福利也让体制外人士艳羡不已。甚至,有人开玩笑说,“去体制内的食堂里大吃一顿”就足以体会体制内外的差别。
“年轻人,到体制内去”,前段时间有媒体以此为题陈述了当下年轻人对体制内的渴望。对于个体来说,如果能在体制内谋生,这当然是个不错的选择。可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体制内外的人在社会福利方面的待遇如果有天壤之别,这就关系到社会的公平和公正,以及能否健康发展。“体制内人士生活满意度高于其他群体”的调查结论,不仅仅体现了当下社会在财富分配上的不公平,甚至是某种“历史的倒退”。
10年前笔者刚大学毕业时,正流行“到体制外去”,那时人们对体制内外的重要区分标准是“编制”:有单位编制的人是“铁饭碗”,没编制的“瓷饭碗”甚至连养老、医疗保险都没有,但当时体制外人士似乎还不在乎这些。一来,年轻;二来,他们从“上层”获得的消息是,将来体制内和体制外没有区别,“瓷饭碗”的用人体制能激发人的活力和竞争力,这是社会发展的大方向。我很多同事都是从“铁饭碗”的体制中出来的,对梦想和激情的追求远远高于对养老、医疗等福利保障的考虑。10年过去,现在端着“瓷饭碗”的人也都有了养老、医疗等各种保障,可有能力的还是千方百计回到体制里去找“编制”的保护;10年过去,体制内外的差别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愈演愈烈。
曾经鼓励人们“自谋事业”、放松对“单位”的依赖,曾经把“体制内”“贬低”得一文不值,曾经把“从体制内”跳出来的人赞誉成有追求的勇者,可现在呢?人们对体制的怀旧愈来愈浓,用一位评论者的话说,“争相回到体制内,从外人成为‘自己人’,这是眼下中国最时髦的命运转机。”倘若你没有足够的能力实现经济自由,抛弃公职的这一代人除了回流体制内,还有什么更靠得住的退休路径?冲破体制束缚的大多数人还没到达理想的终点,现在又争着回到原点。他们对体制内外的“认识误区”,完全来自当下社会发展状况的不健康。
对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认识,何尝不是也有“轮回”?20多年前,电视剧《外来妹》红得发紫。那时,我们赞叹年轻人终于知道走出封闭的农村;今天,村庄里最成熟最有活力的年轻人都离开了,缺少生气的村庄无法保留原有的生态,我们又开始反思“大国空村掐断乡土教育的根”。
在阔步前进的社会里,很多曾被极力推崇的“美好说辞”现在需要深刻反思了:有些“回归”虽然有利于个体,但却阻碍了社会进步;而有些“回归”,可能恰恰是在弥合社会发展的裂痕。走了那么远,如今很多个体都在摸索着回归之路,这主要是因为社会发展有些“莽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