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一群人和一个校园的截面
在中国人民大学西门附近,有一间不起眼甚至有点简陋的平房,外面常挂着小黑板,上面用粉笔字公布着小卖部的最新动向:“热乎乎的玉米刚出锅咯!”“咱家的月饼最好吃!”“谁说咱家没有红薯!”如果有谁不小心把东西落在了小屋,小黑板上还会写:“某某姑娘,你不要你的一卡通啦?”
这些让学生们会心一笑的幽默“小广告”出自小卖部的主人——已经在这里待了30多年的王老头。他是老资格的人大人,更是不折不扣的校园红人,来来往往的学生,没有一个人不知道他。
他说自己是王老头,可学生们都亲切地唤他“爷爷”;那间连名字都没有的小卖部,被大家亲昵地称作“小屋”,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小屋”的老大爷叫得出常来同学的名字,记得谁最爱吃什么口味的糖雪球。每到冬日的早晨,小屋都会挤得插不进脚。小棉被盖着泡沫塑料盒子里温热的鸡肉卷和牛奶豆浆,“带到课堂上,趁老师不注意偷偷低下头来咬上一口”,这样的早餐,让已经留学英国两年的朱曼波仍会想念。
“爱鸡肉卷更爱姑娘”的王老头以“贫嘴”著称,遇到熟悉的同学不让人家叫他爷爷要叫帅哥。有时王老头蹬着三轮车穿梭在校园里,就会有认识的学生走上来摆摆手打招呼,遇到因为爱美穿得太少的女孩儿,他还会皱着眉头念叨几句。“姑娘们、小伙儿们都对我挺好的。”老大爷乐呵呵地说。
人大知行三楼旁边的“小小水吧”也是著名的人气小卖部,因为不管多晚,那里总是有热乎乎的玉米、烤肠、茶叶蛋做宵夜。“小小水吧”的东西,总比大超市便宜几毛钱,忘记带钱,就先赊着,零钱不够,下次有了再补上。买玉米,要大的、软的、甜的、糯的,操着一口陕北口音的小白阿姨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学生在锅里挑挑拣拣。
小白阿姨有3个孩子,一个在读大学,另外两个稍小一些,正是“烧钱”的时候。小白阿姨的丈夫也在“小小水吧”帮忙,他每天都买彩票,希望彩票中奖发一笔财,能供孩子上北京的大学:“希望孩子考上北京的大学,一家人团团圆圆。”
便民市场的裁缝阿姨陈建华两口子都在人大,老伴儿在留学生食堂干活儿,她则靠一台缝纫机给学生做点缝缝补补的活计。两口子本想趁着年纪不大多干活儿,给留学日本的儿子攒点儿钱,回来娶媳妇。可惜,几年前,陈阿姨的儿子因意外去世了。悲伤过后,陈阿姨一如继往笑眯眯地招呼着学生,给他们缝床围帘、抱枕、杯套等小物件,还在夏天给女孩子缝漂亮的波西米亚长裙,她说:“你们就像我自己的孩子,就当给自己孩子缝缝东西呗,有时急了说话冲可别介意。”
金盛福主食厨房包饺子的小妹记得住那个爱吃饺子的高个儿女孩每次都要5个莲藕馅、3个香菜馅的;知行楼后修自行车的大叔会提醒同学放假时记得把车停到他那儿,他给帮忙看着;大学生原源最狼狈的时候,是西区超市卖花的姑娘告诉她:“以后在北京,我就是你的姐姐。”
这不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一群人和一个校园的截面。他们从不同的地方来,有不同的过去,怀揣着不同的梦想。他们沉默的一天,在清晨校园“刷刷”的扫地声中开始,到夜晚自习室“哗哗”的翻书声里结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校工。
“随手拍人大面孔”,一个温暖的开始
11月24日感恩节期间,中国人民大学一个名为“TEDxRUC”的学生社团将目光聚焦到了这些平日里默默无闻的校园“边缘人”身上。他们用镜头捕捉身边熟悉的面孔,讲述校工们不为人知的故事和心愿,制作了“献给我们身边那些最熟悉的陌生人”短片,向校工们表达自己的感激和敬意,并在微博上发起了“随手拍人大面孔”的活动,为北京深冬的校园带来了融融暖意。
“一个温暖的开始”——他们这样陈述着自己的愿景。
这个视频很快在网上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和共鸣。小屋的大爷“相当经典,谁没吃过他的鸡肉卷!”,卖花的姐姐“人很温柔,给我修手机很费心”,网友们纷纷留言并转发。
网友“王富百慧”在送牛奶工人的照片下留言:“3年来每天都喝他送的牛奶,昨天有事起早出门时,天还没怎么亮呢,看见他骑着三轮车过来送奶,外面气温非常低,才意识到平日喝的牛奶有多珍贵,谢谢送牛奶的大哥,您辛苦了。”网友张馨则“揭露”了送奶大哥的糊里糊涂,经常送错牛奶,“每次送奶都有惊喜,猜猜,今天箱子里是特品还是加钙,还是瓶装?”“一个月订的奶,基本每种都可以尝到。”
网友“我看过了许多美景”说:“修鞋的大叔给我修过好几次鞋,今天才知道原来你和那位司考名师同名;还有那位修车人在便民市场门口给我换过锁。最最平凡的人们,有大爷大叔大婶们,也有比我们还要年轻的孩子们,为了生计也好,为了梦想也好,祝福你们!”
已经大学毕业的陈春霖也感慨道:“大学期间没能发觉身边这么多美好的人和事,现在回想起来仍感觉有些许遗憾,希望有机会再回回炉,再以此贴近并细细感受身边简单朴实的温暖。”
感动可以传染,看了这段视频之后,平日里有些漠然的学生们,开始用全新的目光去打量身边的这些熟悉面孔,更试着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感谢。
给看车的大叔递一瓶水,说声谢谢,把自行车整齐地停入车位,帮他减轻工作负担;跟卖玉米的小白阿姨聊聊家乡的事儿,她会笑得眯缝了眼;帮北区食堂收桌子的大妈把碗碟收到一起,主动送到清洁车上,不剩饭,免得大妈心疼,觉得浪费了东西;东风五楼的宿管阿姨,有空会来帮刚进大学不太能照顾好自己的小伙子们打扫屋子,这些情意学生也都记在心里,有了什么好东西,家乡特产、旅游纪念品、爸妈送来的水果,都不会忘记给宿管阿姨送上一份。
“一颗心到另一颗心的路途,其实并不那么艰险遥远”
有了来自学生的关爱,尽管生活艰辛,可校工们还是觉得在学校工作挺愉快,因为“喜欢学生,喜欢学校”。
“你们就像大熊猫一样可爱。” 西部发展交流协会前会长李玥凝曾组织过名为“遥远的身边人——清洁员的故事”的活动,邀请校园里的清洁员与同学们交流,座谈会上,一位清洁工阿姨这样说。在交流中,李玥凝才多少知道了一些校工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校工们往往挣得不多,在北京生活开销又很大,一年到头,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就要起床,有时一直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才下班。有很多人来北京时间不短,可只逛过一次天安门。
“有的校工不太会说话,平时只是低头默默工作,跟学生攀谈两句就会觉得不好意思,也担心会耽误学生学习,但他们更渴望能跟学生聊聊天、说说自己的事儿。”李玥凝说。求是楼通宵自习室的服务人员石老师虽然连声说“不苦不苦,工作,应该的”,可面对学生真诚的感谢,还是忍不住背过身去抹了抹眼泪。
温暖不止弥漫在人大的校园里,这样细腻的小关怀、小感动,很多校园里都在上演。
北大厨师李建华用一道“小鸡炖蘑菇”赢得了北大学子的尊敬和怀念;清华修车师傅任玉华记录自己的“北漂”经历来激励学生,被捧为励志明星;北师大快递员曹中玺用诗意的短信和对生活的热爱赢得了北师大学生的尊重;对外经贸大学的留学生们写作文,有一半都会把清真食堂的“拉面哥哥”苏师傅写进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宿管阿姨吴建华凭借再平凡不过的劳动,在毕业典礼上收获了学生热情的掌声与感动的泪水。
这是“应该的事”、“分内的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孝正认为,“80后、90后开始学着去关注边缘人,关注弱势群体,这是一种情怀,是回归人类最原始的情感需求,体现了年轻人平等的价值观和人文主义的心态。”
“学生很单纯,校园的环境也比较纯净,大家都没有冷漠的心防和戒备心理。不同于一个由陌生人组成的、各自独立、充满不信任和冷漠的社会,校园是一个社区、一个共同体,享有同样的文化和价值观。在校园里,大家彼此相互信任,亲如一家,关系是互相黏合的,打不烂、分不开。”北大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如是说。他希望,学生能把这样一种阳光和善意的心态延续下去,改善整个社会风气。
“一颗心到另一颗心的路途,其实并不那么艰险和遥远,其实充满了美好的风景和感人的片段,其实只要你愿意迈出第一步——就能达到。”在访谈过程中,社团成员朱艺泓认识了刚到人大十几天的明德楼小保安刘照,一个住在阴冷的地下室却读着新华成语字典的大男孩。
后来,她在网上写道:“这之后的一天,我去明德楼上课,远远地看见刘照,他冲着我笑了,我也很开心地向他招招手,阳光很好,空气被晒得暖暖的,这浅浅的微笑,则让这份温暖一直沁入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