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2月14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向继东:小副刊大编辑

张彦武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2月14日   10 版)

    王跃文的官场小说名作《国画》中,记者曾俚自觉追随思想家顾准,还专为农民写调查性报道。曾俚的原型,是湖南政协机关报《湘声报》资深编辑向继东。

    我认识向先生只有六七年,间或通信、电话,觉得他最值得称道处,一是主持《湘声报》副刊,一是主编“新史学丛书”。

    每年春节都会收到他的电子贺卡,那个群发名单里几乎包括了当下中国思想文化界的所有顶尖作者,还有近年活跃的海外华人学者。早在2004年,言论史研究者傅国涌就在发文断定“以其风骨和品质,足以奠定其在中国报纸副刊史上乃至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

    向继东在湖南溆浦老家做过民办教师和县志编纂,1993年才被借调到《湘声报》;三年后正式调入并创立“文化·沧桑”副刊,吴祖光、邵燕祥、贾植芳、彭燕郊等著名知识分子纷纷为其刊头题字——向先生曾是文学爱好者,但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逐渐转向对思想和文化的关注,尤其是在陆续采访并了解到湖南几位平反老“右派”的命运及思想轨迹以后。厦门大学教授谢泳称,“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还有一个重要的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的侧面,就是像向继东这样的作家和记者的出现。”邵燕祥先生说,向继东“在自己变明白的同时也帮助人变明白”。

    十多年来,“文化·沧桑”的稿费一直处于千字五六十元的低水平,但向先生版上堪称国内一流的作者队伍让任何一位大报大刊的编辑都不敢轻视。前几年,老牌人文杂志《随笔》还约请他做过一段时间“特邀副主编”,几家出版社也请他编杂文精选和文史精华年选。

    这些重量级作者,都是他通过诚意找到的,然后像滚雪球一样累积。有一年,向先生进京组稿,每日食宿标准只有200元。他从历史学者丁东家借了辆旧自行车,带着地图,硬是骑着车一一去访问吴祖光、邵燕祥、牧惠和蓝英年等老知识分子。我第一次见到向先生,他也是住在北京东四一带极其便宜的旅馆。

    “文化·沧桑”之外,向先生近年主编的众多严肃人文社科图书中,我最愿推举“新史学丛书”:2008年以来,累计出版了17种18本。其中,高华的《革命年代》尤显珍贵。我一直误以为高华在内地出版过著作。其实,史学随笔《革命年代》“是内地第一次公开出版他的著作”。我不晓得,阅读高华著作的公众是否知道,高华及《革命年代》背后还有一位功臣编辑。

    向先生与高华教授直到2009年才第一次会面,此前几年他电话力邀后者加盟“新史学丛书”时,正逢高华之母病重,“没有心情和精力整理文稿,是向先生一再催促,才使我坚持下来,他还对如何将我的文章结集,提了很好的建议,促成了此书选题的落实,可以说,没有他的热情,就没有这本书的问世。”

    让高华和向继东欣慰的是,《革命年代》出版不到一年就加印了两次,“新史学丛书”第四辑也出版在即。

城管里的“韩寒”
向继东:小副刊大编辑
有人闯红灯
“企鹅控”老头儿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