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北京的苏先生在携程、淘宝等多个在线旅游网站寻找香港自由行产品,最终觉得中青旅遨游网的价格最称心,决定打电话去详细咨询。咨询的结果是,在中青旅门市销售的一款香港自由行产品是他觉得最合适的,苏先生最终在中青旅的门市付款采购了该产品。
中青旅总裁助理兼遨游网事业部总经理丁重阳告诉记者,虽然遨游网在线业务量对集团的贡献只在8%~10%,但据门市统计,有60%~80%的客户在遨游网看过相关产品后到门市下单。
自2005年3月成立至今,遨游网虽历经变故,却依然是中青旅融入电子商务大潮的重要“试验田”。同时,不可否认的是,遨游网是传统旅行社做得最好的网站之一。与另一家传统旅行社做得比较成功的网站——港中旅集团的芒果网相比,芒果网独立于传统业务运行,而遨游网是依托于中青旅的传统业务做在线销售。
对目前在线旅游的快速发展势头,丁重阳给遨游网制定的目标是,在3~5年时间里,保持平均2~3倍的增长。而选择的增长突破口是度假业务。“遨游网的优势在于中青旅的专业品牌、采购优势、品质保障。”丁重阳说,他最认同的就是中国青年报的报道《游客只想省心出游 不用变成行业资讯专家》(详见12月9日11版),“我们在做的事情,也是想让游客以最省心的方式出游。”
品牌是建立信任的关键,丁重阳认为,有中青旅“金字招牌”赋予遨游网的品质保障,是遨游网有别于其他在线旅游网站的最大竞争优势,“中青旅有自己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一直把投诉率控制在0.25%以下,这个门槛不是其他同行可以轻易跨过的。”
除销售中青旅的传统自由行产品外,遨游网目前正在打造的海岛频道被丁重阳看做最据潜力的业务,是实现让游客省心出游的“拳头产品”。
资本市场追投度假和资讯类网站
据艾瑞咨询统计,2011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延续了2010年快速发展的势头。2011年前三个季度,在线旅游市场营收规模达到66.1亿元,同比增长41.5%。预计2011年全年,在线旅游营收规模将达92.4亿元,实现36.7%的增长。
在线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行业中也呈现出多种新的趋势:中国在线旅游企业受到投资者的持续看好和追捧;这些新兴旅游企业在资本的推动下,借休闲度假、景区门票等业务,快速切入在线旅游市场;传统在线旅游网站在巩固机票酒店预订优势的同时,积极布局休闲度假业务;在预订模式层面,各家企业纷纷推出创新预订模式,抢占用户预订入口;景区景点、酒店客栈在淘宝旅行等平台的线上直销亦进入一个新阶段。
回顾2011年,资本市场看好中国在线旅游企业,频繁投资休闲度假及信息媒体类网站。
1月,乐途旅游网募得首轮风险投资,投资方为香港上市公司中视金桥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披露的投资总额为3000万元。
4月,途牛旅游网完成C轮约5000万美元融资,投资方为红杉资本、乐天集团、DCM、高原资本。
6月,百度以3.06亿美元入股去哪儿网成为去哪儿第一大机构股东。
9月,在线旅行服务商新华旅行与麦顿投资正式签订入股协议,麦顿投资与其他投资人首批入资新华旅行超过2300万美元。
10月,中国旅游社交媒体平台蚂蜂窝宣布已获得来自今日资本投资的500万美元首轮融资。
艾瑞咨询认为,资本市场对于在线旅游企业的投资热情高涨,足以反映出在线旅游作为服务类电商在中国的巨大发展潜力。
从投资方向来看,2011年投资的重点集中在两个:一个是针对休闲度假等产品,另一个是旅游信息媒体类网站。前者,继机票、酒店等产品之后,度假产品将成为在线旅游下一个支柱型产品;后一类公司“轻”的特点,决定了其在资本推动下成功的可能性更大,时效性更强,而信息媒体的快速发展,也预示着在线旅游行业必将持续景气。
休闲度假业务走向精细化
2011年年初,携程成立“携程上海短途旅游集散中心”,300多条江浙沪皖赣旅游线路将由此集散,日发送游客最高达5000人次,形成市民短途自由行的一个新选择,这也标志着在线旅游企业大举进军休闲度假领域。之前,携程一直专注于商旅市场,而休闲度假是去哪儿网的强项。
途牛网于2011年3月入驻无锡市,4月入驻大连,5月入驻厦门,完善了其在全国网点的布局。4月,途牛宣布景区门票频道上线,专门为广大游客提供景区门票的在线预订服务,该频道首批合作景区有120家左右。
2011年,悠哉网除了在浦东开设体验店,在成都、宁波开设分站之外,其他多省、市、自治区的分站也在紧张筹划之中,今年力争在全国10个以上的主要城市开设分站。
2011年,驴妈妈网将全国4A和5A级别的景区基本覆盖,景区周边的特色酒店也增加到3000家左右,同时把景区周边能够进行标准化售票的夜间特色娱乐项目也纳入业务范围。
休闲度假、景区门票虽然是在线旅游行业近两年来出现的新领域,但这是传统旅游企业已经经营多年的阵地。“休闲度假业务虽然进入门槛较低,但是发展门槛高,需要不断对上游产品供应链进行介入和整合,以及扩大产品和服务在全国的网络覆盖。”丁重阳说,“大家的定位都是休闲度假,关键是看谁做得更深更透。”
本报记者 鄢光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