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将成为研究生在学期间的一项“必修课”。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张勤近日表示,中国科协将联合教育部狠抓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在未来3年把宣讲教育覆盖到全体研究生。
近年来,学术不端行为屡见报端。张勤说,论文抄袭、学术造假如一张死刑判决书,过早地结束了一个个年轻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生命,加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已势在必行。
中国科协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近四成科技工作者对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缺乏了解,近半数没有系统学过科研规范知识;超过五成研究生认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是违背科研道德与诚信最严重的群体,相当数量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持宽容态度,科研诚信意识淡薄。
一位研究生道出了个中原因,现在的研究生对于大是大非都很清楚,但是涉及一些学术规范的细节问题却不会在意,往往因为“引用”不当而构成“抄袭”。
如何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仅仅依靠外界监督、制定惩罚措施是不够的。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陈希意识到,应把科技与教育的作用形成合力,从源头抓起,在新入学研究生中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向未来的科技工作者普及科研诚信知识。
中国科协与教育部就此达成共识,通过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讲述个人成长中的生动事例,引导青年学生走好学术生涯第一步。
今年首都高校2011级研究生新生入学后开始了与往年不同的第一堂课。为他们授课的不是校领导或高校教授,而是在他们即将涉入的研究领域中做出开创性成果的师昌绪、袁隆平、杨乐等知名院士和学者。
参加了三场宣讲会,杨乐坦言,青年学子太需要了解“如何做才是正确的”,他说,很多青年学子都是从导师的言行中养成科研习惯,导师的学术道德和学风好不好,将直接影响着我国下一代的科技工作者。
对此,中国科协专门寻找一批德学双馨的学者来进行言传身教,这些老学者的认真程度让聆听报告的学子惊叹不已。据介绍,91岁高龄的师昌绪老先生,亲手写发言稿,每个字都是钢笔写出来的,发言稿改了一遍又一遍。
一位2011级研究生听完宣讲会后感叹“在违背科学诚信的那一刻起,你的科研生命的棺材板就已经盖上了”。他说,一些青年科研工作者进行学术造假或论文抄袭,之所以未被揭露,“是因为当时的你还没有成名,待你成名之后,就会有人站出来揭露。”
宣讲教育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如何避免活动流于形式、走过场成了新的问题。对此,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还专门将该项活动提到了制度层面,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把宣讲教育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纳入研究生培养教育环节。
截至12月,该活动已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5万名研究生新生已接受了科学道德宣讲教育。中国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后将逐步扩大宣讲教育范围,推动宣讲教育向高年级本科生、青年教师及其他研究人员延伸。
此外,中国科协与教育部组织编写、印制了相应教材《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参考大纲(试用本)》,为专家学者开展宣讲提供参考素材。目前大纲试用本已印制1.5万册,并发送各省、区、市科协和教育厅(教委)以及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