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2月22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双反”背后的博弈:正当防卫有理有节

本报记者 黄少华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2月22日   09 版)

    CFP供图

    12月14日,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将对原产于美国的排气量在2.5升以上的进口小轿车和越野车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实施期限为两年,自2011年12月15日起到2013年12月14日止。

    一石激起千层浪。“双反”是否属于报复性措施?“双反”实施后,国内进口车市场将出现什么变化?在中国入世10周年之际,“双反”措施的实施又意味着什么?中国汽车的放开与保护之间,又应该有什么样的界限?

    “双反”背后的成熟姿态

    在商务部宣布实施“双反”措施的第二天,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与美国商务部部长布赖森发生了舌战。布赖森大批中国贸易政策,“对中国违反贸易规则的忍耐已经达到临界点。”而陈德铭也不甘示弱,称“双反”符合世贸规则,并非贸易保护主义。若有关方面对中国实施的“双反”措施有不同意见,“最好的方式就是请世贸的专家来评定。”

    根据世贸组织提供的资料,2011年该组织成员使用“双反”措施的案件数量大幅增长,美国“双反”措施数量甚至增长了400%,其他一些经济体的数量也增长了200%,而中国却减少了50%。事实上,入世10年来,中国汽车的年销量从200万辆增至近2000万辆,增长了近10倍。中国汽车市场更是成为各大跨国公司吸金的乐土。而中国却从未对这些跨国公司采取任何反倾销措施,这是中国入世后,首次对进口整车进行“双反”调查。

    早在2009年9月,商务部就收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代表国内汽车产业提交的申请,对原产于美国的排气量在2.0升及以上的进口小轿车和越野车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今年5月5日,商务部就最终裁定:原产于美国的排气量在2.5升以上的进口小轿车和越野车存在倾销和补贴,中国国内排气量在2.5升以上的小轿车和越野车产业受到实质损害,并且倾销、补贴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是,商务部在公告中称,暂不对被调查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实施事宜视情况将另行公告。 

    然而,这几个月来,美国却频频对中国产品发起“双反”调查。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汽车产品的“双反”措施标志着我国政府和企业在应对世贸争端时的处理方式更加成熟,在建立更为公平的进出口环境中所作的努力。同时,本次对美汽车产品的“双反”措施让美国车企损失重大,这也让美国政府投鼠忌器,不敢再动辄通过“双反”措施,让更多的中国企业陷入不公平竞争的尴尬。

    对国内汽车市场影响不大

    商务部的公告显示,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分别面临将被征收8.9%和8.8%的反倾销税,以及12.9%和6.2%的反补贴税。也就是说,对通用进口车的影响最大,加征的税率达到21.8%;克莱斯勒次之,达到15%;对奔驰、宝马和本田从美国进口的产品只征收反倾销税,税率最高的为4.1%。

    就商务部“双反”措施,通用汽车发表声明称,正在与合作伙伴认真研究中国政府此项决定可能产生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消费者,为他们提供更合适、性价比更高的产品,通用汽车贯彻在本地生产本地销售的原则。就中国市场而言,通用汽车进口的车辆占其国内总产量的比重不到0.5%。”

    “‘双反’措施实施后,美国进口车的价格肯定会上涨。”业内人士认为,尽管美国进口车的价格面临上涨,但对国内汽车市场并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上述企业在华的销售业绩可能会受到影响。此类汽车产品不属于竞争性产品,具有可替代性,此举将会为其他汽车制造企业在中国的竞争创造空间。”

    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裁许智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宝马X系列车型除了X1之外,其他都是从美国进口,这部分大概占进口车比重为15%,预计短期内会有观望情绪,但相信豪华车市场受政策影响不大。“今年豪华车市场占总体乘用车比重大概是8%左右,预计明年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尽管受“双反”影响的多数车企仍处于观望状态,但也有一些品牌已经采取了行动。记者在走访克莱斯勒4S店时,销售顾问告诉记者,已经接到厂商通知由于受到“双反”政策的影响,预计一周之内大切诺基和牧马人都要提价,每款至少涨3万元左右。凯迪拉克的销售顾问也表示:“本次‘双反’影响最大的是凯迪拉克,最高的成本将上涨30多万元。目前尚未收到厂方的调价通知,其效应将在春节后显现。”

    “‘双反’带来的影响部分企业自己内部消化,但一部分增加的成本还是得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认为,这只是一种贸易摩擦,对我国汽车行业的影响不大。

    应行使“正当防卫”权利

    事实上,“双反”只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个案,而由此引发的中国汽车产业“正当防卫”的讨论,却值得业界思考。入世10年,中国不仅对进口车而且对合资建厂,都采取了非常宽松的条件。此外,对于国内的汽车零部件市场更是采取了“开放”态度——中国汽车产业政策规定了整车的合资股比,却对外资投资汽车零部件领域没有做任何限制。

    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外资控制国内汽车零部件销售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国产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仅占全行业的20%~25%;拥有外资背景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占整个行业的75%以上,其中独资企业占55%,中外合资企业占45%,本土零部件主要应用于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较低。

    其中,汽车电喷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防抱死刹车系统(ABS)、微电机和安全气囊等核心零部件的产量,外资企业所占比例分别为100%、100%、91%、97%和69%。“零部件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汽车强国的‘短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不久前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上坦言,目前国内整车企业发展较快,但缺乏强大的零部件企业的支撑。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政策扶持力度太小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汽车零部件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资深汽车评论员贾新光认为,无论是整车厂商还是主管部门,一直不重视汽车零部件,在零部件方面的投入长期不足,一些汽车零部件企业所宣称的“自主技术”很多都是仿制,缺乏核心技术。

    而没有强大的零部件产业,就很难拥有强大的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今年4月,我国汽车零配件行业就首次面临美国的“双反”调查。8月30日,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钢制轮毂作出反补贴初裁,并对我国钢制轮毂征收26.24%~46.59%的反补贴关税,这相当于将该产品的出口之路几乎堵死。

    如何应用世贸规则保护本土品牌,改善本土汽车企业的外部环境,是中国入世10年后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可以说此次“双反”,意味着中方由“被动挨打”的阶段成功过渡到战略反击的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双反”背后的博弈:正当防卫有理有节
自主品牌的新短板到底是什么
一汽-大众:创新引领汽车生活
做大做强 体系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