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团干部视为工作中最具挑战性的思想引导工作,在江苏常州有了突破口。
团常州市委联合上海明德学习型组织研究所所做的一项调研,为当地青年分类引导工作指明了方向。调研中,团组织与农村青年、进城务工青年、企业青年、机关青年、大学生5类青年群体互动交流,召开33场座谈会,完成8377份问卷,一对一访谈500余人,梳理出38个思想意识关键点。
数据显示,参与调研的常州青年几乎全部表示“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学习成长成才”。
经过扎实的调研,一场将至少持续3年、以“学习”为主线、潜移默化影响青年人的思想引导“持久战”悄悄酝酿。
“引导青年”如何落到实处
初闻“进城务工青年的思想引导”,常州方圆制药有限公司团委书记杨然有些摸不着头脑,“引导外来工的思想?这种大而空的事儿,连公司老板恐怕都做不到,团组织能做些什么?”
直到收到团新北区委发来一份“青春公益课堂”的“课程表”,他才了解个大概,“原来是让外来工去免费听课,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慢慢引导”。
课程内容从法律类的“以案释法”、地方文化类的“追寻华罗庚的足迹”到时尚类的“九型人格分析”、“女性生活美妆”、“巧用颜色搭配服饰”、“情感销售”等应有尽有,企业员工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相应课程。课表一发,就被“抢”空了,“是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不用费劲组织”。
与杨然一样,最初得到“分类引导”工作的消息,团常州市委时任书记胡竹也有些“为难”,“目标很宏大,现实却很具体。”他掰着指头算了算,团市委机关总共才20余人,团县委一般有七八个人,团区委一般只有两三个人,“就那么几个‘兵’,那么宏观的目标,能完成吗?”
胡竹决定,先不着急谈“引导”,先做调研摸摸情况再说,“引导本身就是个长远的任务,一两年绝不可能完成,干脆做得细致些,一步一步来,先把近3年的行动规划拿出来,先试点,再推广,长年推进。”
2010年年中,团常州市委根据调研梳理出的5大类青年、38个思想意识关键点制定出《以建设学习型团组织、塑造学习型青年为路径分类引导青年行动计划(2010-2012)》,为每一类青年群体量身定制出两项兼具服务与教育引导功能的活动载体,所有载体的主线都是“学习”。
胡竹对“学习”的理解不是一般的读书看报,他认为以打造“学习型”团组织和青年的目标来做分类引导,既能实现青年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目的,又能实现在青年中树立共同理想信念的目标,“与党的思想建设高度一致,同时还把引导青年与服务青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于是,在常州,大学生中有“青马小导师”、“大学生道德讲堂”;企业青年中有“青年学习圈”、“青年思想直通车”;进城务工青年中有“青春公益课堂”、“心灵之桥工作室”;农村青年中有“农村青年成长成才导师团”、“城乡青年文化快递”;机关青年中有“我思我想青年汇”、“青年读书会”。
“过去讲思想引导,有的团组织就把所有工作都写进材料里,自行分一下类。这样的分类引导便成了‘大合唱’,缺少‘主心骨’。”胡竹说,“大合唱”式的分类引导,效率低、命中率低、针对性不强。有了“主心骨”,就像有了主旋律,使分类引导既分门别类实施,又有效整体推进,适用性和普遍性都能体现,事半功倍,而常州分类引导的“主心骨”就是“学习”。
“有了学习的便利,我要好好读书”
团常州市委在工作中发现,那些平时看来不爱学习的人,当真正碰到学习机会时,他们会马上“变了个人”。
比如,溧阳市天目湖镇桂林村村民、超市老板甘爱青,他过去很少看书。今年9月,他竟破天荒地从村文化服务站借来一本《法律百科》,着实把家人吓了一跳。
在溧阳,团组织在各镇和较大的村均建立了“城乡青年文化超市”,定期调研青年需求,并根据调研反馈,将各类教材、科普资料进行菜单式配送,以增强农村青年的科学意识和法律意识。
这本《法律百科》辗转到甘爱青手中,花了一个月时间,他紧赶慢赶,不到一个月就把书还了,“我要的信息都记下了,这书得来不易,用完赶紧放回村里。”
借着从这本书里学来的知识,甘爱青顺利地“走法律程序”要回了客户欠他的10余万元款项。“过去别人欠钱,欠着就欠着了,谁会想到打官司?这次有了学习法律的便利,我当然要好好读书学法律。”
过去不爱看书的农民学起了法律,在外打工不爱“多事”的务工青年李云玲竟也学起了华罗庚。
李云玲是常州方圆制药车间的一名操作工,平时很少参加单位组织的活动。不久前,他“选”了一门课——追寻华罗庚的足迹。这堂课是由团新北区委免费为外来务工青年提供的,“听说还有维权课、化妆课,都能自己选,我想多了解常州,就选了‘华罗庚’。”
“华罗庚小时候交不起学费,还辍学了,最后竟然还能自学成才,有这样的吃苦精神才能成功。”李云玲说,“与他相比,我在外打工吃点苦算什么,只要我能坚持下去,工作时不忘学习,苦尽总能甘来。”
青年思想“直通”企业老总
常州中天钢铁有限公司青年员工周逸有过两次与企业老总“亲密接触”的机会,两次全都拜团组织所赐。几年下来,他从生产一线的钳工,干到“技术员”岗位,再到机动处当“设备管理员”,直至今日的“办公室主任助理”岗位,工资年年涨、职位岁岁升,最让他“心动”的依旧还是那两次“亲密接触”。
周逸的“亲密接触”缘于团常州市委统一部署的“青年思想直通车”活动。活动通过青年员工代表与企业老总座谈的形式,尝试将青年思想“直送”到企业老总耳畔。
周逸曾在一次生产部门团支部的座谈会上,以一名普通技术工人的身份大胆反映问题——领导总是把有技术含量的关键工作交给“老师傅”做,长此以往,新人学不到关键技术,将会无心工作。
那次座谈会,生产部门的一把手不允许参加,只有公司分管生产的副总一人直接与青年员工“对话”,以给青年一个大胆开口的机会。
对于周逸的疑虑,副总直接回话:“其实公司有个‘成才计划’,是一个专为青年提供的发展平台,你可以了解一下。”循着该计划,小周一步步地从生产一线走上了管理岗位。
第二次,周逸又在座谈会上,以“过来人”的身份直接向集团老总提意见,“厂里很多老师傅,对新来的工人‘口头语’比较多,年轻人受不了。”
这一次,他没有得到领导的直接回复。若干天后,他见到了一份由集团党支部名义下发的文件,文件规定“工作期间不讲‘口头语’。”后来,在党支部组织的老技工培训大会上,集团老总讲话表示:“你们对待新来的徒弟,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如果你自己的孩子犯了类似错误,你会这么责骂他吗?”
如今,作为办公室主任助理,周逸参加座谈会的机会多了,只是身份变了。他从提建议、讲问题的“刺头”,变成了组织座谈的工作人员,“每次总要准备点水果、小吃,我带头剥桔子、带头嗑瓜子,营造一个轻松随意的环境。”
座谈制度较过去更为“制度化”,与集团领导的“大交流”每季度一次,各团支部内部的“小交流”每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