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2月27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西部就业:平凡但不平庸

本报记者 樊未晨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2月27日   08 版)

    “别人问我是不是怕他跑了,我说不是,我是来接他的。”提起4年前的6月29日,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武杰仍然记忆犹新。

    那天,北京体育大学2007届研究生毕业典礼隆重举行,国内众多知名高校纷纷前来招揽人才。武杰院长也赶到了典礼现场,他曾经的学生庞辉获得了博士学位,也在当天毕业。

    虽然武杰院长在别人面前不承认“怕他跑了”,但心里十分忐忑:虽然庞辉早已表示毕业后会返回新疆师范大学继续工作,但经过三年繁华首都生活的浸染,学有所成的庞辉是不是会有新的选择?

    所幸的是,庞辉毫不犹豫地跟武杰回到了新疆。

    一直以来,我国东西部的发展很不平衡,人才是西部加快发展的关键。为了西部更快更好地发展,国家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和“西部”去就业。今年11月中旬,记者跟随北京市教委工作人员前往甘肃和新疆,探访一群从北京著名高校毕业,却志愿奔赴祖国西部工作的年轻人的足迹。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杨利伟手里用的操作棒、仪表盘都是我们所参与制作的。”裴晓强说。年仅30岁的裴晓强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是飞行器设计专业的工学硕士。

    这个也是2007年毕业的年轻人,在毕业典礼上获得国防科工委优秀硕士研究生、校级优秀硕士论文、研究生振兴国防奖学金、院级优秀硕士论文四项全奖。以裴晓强的成绩留在北京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裴晓强没有丝毫的犹豫与彷徨,就将自己的简历投给了兰州航天科技集团510所。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里的选择面固然很大,但是其岗位内部的发展机遇却相对较少。”裴晓强说。

    刚一毕业,裴晓强便从事了某航天型号任务配套载荷的研制工作并担任副组长,自2009年起便担任物资主管,完成了众多型号卫星及飞船原材料、标准件、特种气体等的物资配套及后续保障工作。

    “做我们这个行业的采购,跟其他行业完全不一样。”裴晓强所在的条件保障处的处长王凡说,裴晓强的科研能力强,对于所需要的航天材料,他能跟科研单位和院所进行沟通和科研攻关。王凡处长介绍,我国航空行业中所需要的关键材料——热控材料一直以来是从国外进口的,但是,这两年国外对这种材料实行了禁运。在裴晓强任职期间,这个难题就摆在了他面前。

    裴晓强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并与科研单位一起进行研究,终于研制出了可以替代的材料,摆脱了被国外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局面。

    “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就如同已经绿树成荫的一片树林,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这片树林里看着一棵棵树木成长。而在西部或者中小城市就不同,那里还是一片荒漠,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这片荒漠改造成绿地。”正如裴晓强所说,西部给这些人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33岁的陈利新也有类似的至理名言:“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陈利新2004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现在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碳酸盐岩研究中心工作,任塔北勘探开发一体化项目组副项目长。在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工作的7年里,陈利新作为主要研究人员之一为碳酸盐岩的上产增储做了很多工作,负责了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塔北碳酸盐岩油藏重大开发试验区的研究和管理工作。在此期间,为塔里木碳酸盐岩每年上交三级储量当量超5亿吨,碳酸盐岩原油产量以每年40万吨以上规模增长,2011年预计超过140万吨。

    2007年回到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庞辉现任该院副院长,一直着力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研究,在该领域国家社科课题立项、国家体育总局等省部级课题立项以及核心论文发表等科研工作方面,始终处于学院领先水平。短短4年时间先后参加国家级、省部级课题6项,使得该院的研究水平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处在领先的水平。

    “一粒黄豆放在它适合的地方,全身都是宝”

    与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相比,西部的各种条件无疑是艰苦的。硬件条件自不必说,更难的是,他们还要克服很多留在大城市中很少会出现的困难,比如研究人员思想观念的不同、信息闭塞,等等。

    “在北京确实什么条件都给我们准备好了,我们只要把所学的东西用出来就行了。但是到了西部,我们不仅要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把我们自身很多的积累和才能都要用到极致。”裴晓强说,在现在的工作中,他不仅要想尽各种办法获得学科前沿的最新信息,还要不停地与工作相关环节的人频繁沟通,并统筹各方面的力量。

    这样的工作无疑是繁重的,为此,裴晓强也曾经迷茫过。

    一次,裴晓强出差到北京,见到曾经的同学,那位同学的工作也很辛苦,每天都在写着各种报告“跟以前在学校里做的事情差不多”。

    这样的对比给了裴晓强很大的冲击。

    “如果我是一粒黄豆的话,在北京可能最多被磨成豆浆,而剩下的豆渣就无用武之地了。然而,这粒黄豆如果放在西部,就可以尽其所用,剩下的豆渣也会当成肥料,带来新的成果,甚至带来比原来更大的效益。”裴晓强说。

    在裴晓强看来,在西部他曾经的所有训练都实实在在派上了用场。

    2003年在得知保送研究生之后,裴晓强主动要求保留入学资格一年担任本科生的专职辅导员。那一年裴晓强“一部手机和一部小灵通一直保持24小时开机”,刚入学的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压力等变化有很多的不适应,裴晓强用自己的积累和经历帮助这些学弟、学妹走出困境。

    一年极为琐碎的工作不仅更加增强了裴晓强的责任感,同时也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去除浮躁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同时,这一年的辅导员工作的磨炼,也让裴晓强在到达西部后,更能得心应手地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生活有时不是选择出来的,而是顺其自然发展的,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裴晓强告诉记者。

    西部引进人才仍很艰难

    裴晓强、庞辉、陈利新只是众多到西部就业的优秀大学生的代表,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优秀毕业生放弃大城市的优厚待遇,来到西部。仅以北京市为例,2006年北京毕业大学生的总数为172294人,到西部就业的有5384人,所占比例为3.1%;到了2011年,北京到西部就业的大学生达到了10012人,比例也上升到4.7%。

    虽然到西部的人数正在增长,但是西部引进人才仍然十分艰难。

    “我们每年到东部去招人,总是拿着包包出门,两手空空地回来。”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武杰说。

    武杰院长介绍,东部地区的学校去招博士的时候能给出特别优厚的待遇,“我们却只能给一点儿安家费和很少的科研启动资金。”武杰说到这里眼泪流了下来,“有时候想想,我真是愧对这些人才呀!”

    王凡处长也有相同的感受,“现在我们这里科研人员已经出现年龄老化的问题,优秀人才却仍然不可多得!”

    的确,到西部工作可能不会有优厚的待遇,可能会遭遇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是,“这里可能会让你的生活很平凡,却绝对不会平庸。”庞辉说。

分享到:
西部就业:平凡但不平庸
甘肃团组织三下乡慰问到灾区
北京:草根相声团自费社区“送乐儿”
团情微讯
“软硬兼备”拉近大学生与职场距离
欢迎订购《青春激扬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