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有媒体报道称,用自己拾破烂的双手抱起小悦悦的阿婆陈贤妹,被原来的雇主辞退了,在房东的威胁下不得不搬出在五金城附近租住的房屋,原因是“他们忍受不了那么多的媒体”。对此,陈贤妹的儿子称网上谣言“瞎扯淡”。母亲是因不堪骚扰而返回老家,并非被辞工,现在他们还住在原来的出租屋里。(12月27日《广州日报》)
联想到前两天那篇对北大校长周其凤的演讲断章取义、致使周其凤陷入舆论口水中的不实报道,深为一些同行的浮躁感到耻辱——实际上这已不只是浮躁,有人做新闻,已经丧失了做人的底线:沉浸在新闻轰动性的亢奋和爆炸性的快感中,完全不管自己根据道听途说而编造的新闻给当事人造成多大的困扰,不管假新闻产生的社会恶果。造假之后,没一句澄清,没一声道歉。
关于陈贤妹的假新闻,它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产生于不负责任的媒体对一个新闻人物违背了新闻规律和职守操守的过度消费中。媒体过度消费陈贤妹,为滋生假新闻创造了土壤。
自小悦悦事件后,救人的陈贤妹就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从新闻价值和道德传播价值来看,陈贤妹当然应该成为焦点,应该受到赞赏,应该成为社会道德反思的一面镜子,成为公众学习的榜样。这样的媒体关注,应该尊重陈贤妹,可是,纷至沓来的媒体,不断的围追堵击,不断的镜头前表演的要求和“独家采访”的要求,让陈阿婆及其家人不堪其扰。媒体为了生产新闻,全然不顾陈阿婆对围观的反感。“新闻至上”的媒体围观暴力,逼得阿婆不得不回乡躲避。
行善的陈阿婆,遭遇着媒体点击率、发行量、独家新闻的围困;陈阿婆本身的感受好像变得无足轻重,而成为媒体“表现某种新闻”的工具——媒体关注的是,需要这样一个人配合他们在镜头前表现他们所需要的新闻。
比这种取向更让人反感的是,一些媒体的关注点并不在于陈阿婆做的这件好事,而转向关注这个新闻人物身上的其他东西——很多时候新闻就是这样,众所周知的那些信息被媒体挖了个遍,新闻人物身上与新闻无关的事情,会成为一些媒体竞逐的焦点。一些紧盯陈贤妹的记者,并不想关注小悦悦事件,而企图从陈贤妹身上挖出点儿其他能震撼舆论的佐料来,成为爆炸性的独家新闻。这就是对陈贤妹的过度消费。新闻,已经偏离了对陈贤妹道德品质的弘扬,而成为对其个人的消费。不是关注新闻,不是借陈贤妹的善行来反思社会道德,而是借人做新闻,在她身上挖新闻。这就是当下媒体圈流行的那种对新闻人物的过度消费,一种病态的新闻观。
一般的新闻人物,他们深知某些媒体的这种“品位”,自身也有借媒体扬名的需求,于是会迎合媒体的需求创造出一些噱头来“被消费”,在合谋中达到某种高潮。而善良厚道的陈阿婆,无意于成名,躲还来不及呢,不会迎合媒体,拒绝“被消费”。而且一个平凡的老人家身上确实没有多少可以“被消费”的。媒体挖不出来,怎么办?他们就会去编,根据道听途说的信息去编造,甚至完全想当然地胡编乱造。丧失职业操守的过度围观、过度消费下,“陈贤妹被公司辞退”的假新闻很容易滋生。
没有冲突,就制造冲突,没有新闻,就制造新闻,这就是“陈贤妹被公司辞退”的假新闻滋生的舆论生态。陈贤妹救人,折射出社会的病态,而媒体对陈贤妹的过度消费,折射出一种并不比不救人让人轻松多少的媒体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