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也有血统
刚刚过去的平安夜,我原本计划应应景,去西餐店吃个牛排,不过门口排队的人群让我吓得改了主意。一番纠结之后,我最终吃到了炸猪排——当然,在菜单上,它被叫做锅包肉。
在科学家的眼中,我这种牵强的“应景”大概会受到严厉的驳斥。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最近的研究表明,东西方菜肴“在分子上”就有着显著的差异。
研究人员对两家美国食谱数据库和一家韩国食谱数据库进行了分析,将其中的食谱按区域分为北美、西欧、拉美、南欧和东亚五大类,随后对每类食谱中所用食材的分子构成进行分析。
在《科学报告》刊登的论文中,研究人员发现北美和西欧食谱中的菜肴,选取的食材大多具有相同的“滋味分子”。比如北美食谱中有一道菜,主原料虾和西红柿中都含有分子“1-戊烯-3-醇”;而许多欧洲人喜欢把奶酪和番茄放在一起烹调,这两样食材里都含有“4-甲基戊酸”。事实上,北美食谱中用得最多的一些材料,比如牛奶、黄油、可可豆,都含有大量相似的“滋味分子”。
不过,当研究东方菜肴时,答案就没有这么明显了。比如宫保鸡丁里的鸡肉、姜和辣椒,科学家费尽力气,也没找到什么相同的“滋味分子”。
我猜,这就是为什么中餐的菜肴总是充满了变化,令人回味无穷吧。顺便说一句,平安夜的那盘锅包肉,味道真是好极了。
吃货没有前途
让吃货们悲伤的新闻来了。别以为过度进食只会影响你的身材,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它也会影响你的大脑。
意大利的科学家们发现,相比于吃多了的老鼠,那些只吃七分饱的老鼠不会患上糖尿病,并且具有更好的认知能力和记忆能力。更重要的是,常年饿肚子的老鼠们不容易患上阿尔茨海默氏症,也就是俗称的老年痴呆病。与暴饮暴食的老鼠相比,它们发病时间平均较晚,而且症状也相对较轻。
在《美国国家学院院刊》发表的论文中,研究人员还解释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限制热量摄入激活了实验鼠大脑内部的一种蛋白,从而激活了一系列与长寿相关的分子。事实上,当研究人员清除这些分子之后,实验鼠再饿着肚子,也体现不出自己的优越性了。
所以,吃货们赶快清醒,少吃一点吧!虽然外在的身材都是浮云,但内在的大脑可是很重要的。不过,我也想给科学家们提点建议:接下来,咱们能研究一下怎么直接激活那些与长寿相关的分子吗?这样,作为一名光荣的吃货,我就又可以敞开肚皮大吃特吃了。
“丑男”也有春天
我常常为一件事情感到困扰:为什么很多美女的身边都站着其貌不扬的男伴?最近,美国科学家在英国《心理科学》上刊登文章指出,这是因为他们强大的“自作多情”能力。
研究人员对93名大学男生和103名女生进行了实验:他们先互相进行3分钟的谈话,然后对双方的外貌进行评分,并且评估自己“是否愿意与对方发生关系”。结果显示,在女性看来富有魅力的男性——就是我们俗称的帅哥——通常能够客观评价,甚至低估自己获得的好感,而相对比较平庸的男士,以及一些寻找“一夜情”的男士,则会高估自己对异性的吸引力。
领导这项研究的科学家评论说,在征服异性的过程中,一些男性会误以为对方对自己没兴趣,从而错失良机;另一些男性则会误以为对方对自己感兴趣,结果自尊受挫。不过,拥有良好自我感觉的男性常常更具自信,更勇于在爱情中采取主动;在研究人员的跟踪调查中,“知难而进的丑男”,常常是爱情中的胜利者。
这种“自作多情”甚至是人类一种重要的进化机制。科学家们在论文中指出,这种错觉能够保障繁殖成功,维持人类的繁衍生息。
于是,再回忆起那些让我诧异的美女,我简直感动到泫然泪下了:原来一切都是为了人类的进化啊,真是委屈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