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2月30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手译”励志电影 关爱无声世界

——安利“语翼”手语志愿服务队掠影

孟楠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2月30日   08 版)

    2010年,吕嘉珩作为志愿者代表,从北京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手中接过安利扶残助残服务队旗帜

    在安利公司组织春活动中,吕嘉珩和残障儿童亲密无间

    吕嘉珩参加国庆60周年的志愿服务

    吕嘉珩和手语队队友再现“手语讲电影”场景

    在2011年首届北京国际电影季期间,有一个放映厅格外与众不同——明亮的大银幕前方,站着5名用手语“讲”电影的人,在影片《我的少女时代》放映的90分钟内,几束追光灯一直照着他们。

    “讲”电影的人全部来自安利“语翼”手语志愿服务队。台下“听”他们“讲”电影的则是北京莎利文康复中心的30名聋哑儿童。

    在安利公司的志愿者群体中,“语翼”手语志愿服务队是一个很有特色的组织——它是北京市第一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专门为聋哑残疾人服务的企业志愿者服务团队。

    “语翼”手语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0年11月25日。在一年内,他们不仅设计出队训和队标,还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组织机构。不论是手语培训,还是助残活动,他们都安排得井然有序,成为一支深受北京聋哑残疾人欢迎的队伍。

    这支志愿者队伍从无到有、一路发展壮大,曾获得“安利(中国)十佳志愿者”称号的吕嘉珩可谓是其中的“灵魂人物”。

    热心公益 结缘手语

    吕嘉珩是一名阳光、热情的80后小伙,2003年,他成为安利北京分公司的一名营销人员。一次,他在安利店铺翻阅宣传资料时,看到关于安利志愿者的图片报道。

    “从事安利事业后,我渐渐了解到公司在公益方面做了很多投入,而且还专门组织了志愿者队伍。看到其他营销人员都积极参与志愿活动,我也觉得自己不应落后,当时就报名加入安利北京志愿者协会。”谈起自己与志愿和公益的结缘,吕嘉珩回忆说。

    随后,吕嘉珩获得一个参与志愿活动的机会。2006年,北京市残联组织“残疾人劳动技能大赛”,吸引众多残疾人参与,也得到了安利北京志愿者协会的大力支持。在此过程中,大赛组织方特别需要一些体力好、能够推轮椅的志愿者,吕嘉珩由此开始了自己的志愿服务经历。

    在这次助残活动中,他初步学会了与残疾人沟通的技巧,了解到残疾人的一些心理特点,这让他很快融入到残疾人群体中,并结识一些残疾人朋友。从此,他常年坚持公益,开始对助残公益事业的关注与投入。

    2007年,安利北京分公司在宣武培智学校和东城特教学校成立长期志愿服务基地,吕嘉珩坚持每周都抽出一个下午去陪残障孩子画画、唱歌、玩游戏。刚开始的时候,身为家中独子的他照顾起小孩来很费力,尤其不习惯照顾那些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孩子。但凭着坚持和用心,他克服了种种困难,怀着诚心、耐心和童心与孩子们交往,从而建立了深厚真挚的感情。在一次带领孩子们游野生动物园的志愿活动中,宣武培智学校一个叫刘嘉豪的孩子突然叫了他一声“爸爸”,让还没结婚的吕嘉珩着实愣了一下。他很喜欢刘嘉豪,因为名字中都有一个“嘉”字,他总觉得和这个孩子之间是一种难得的缘分。

    通过多次参加助残志愿活动,吕嘉珩慢慢了解到,在残疾人群体中,聋人因为缺乏与外界进行语言沟通的能力,很难获取信息,因此处于更弱势的地位。他决定把聋人作为自己助残的主要对象。在北京世纪坛举行的一次助残活动中,吕嘉珩结识了来自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的聋人朋友张龙。为了与张龙更好地交流,吕嘉珩开始有意识地向他学习手语。

    “一开始学习手语时,觉得新奇、好玩,学得深入后感觉很枯燥。但是,每当与聋人朋友用手语沟通后,看到他们开心的笑脸,我就重新获得了学习的动力。”吕嘉珩说。

    2007年夏天,吕嘉珩得知张龙想在北京打工创业,便主动提出让他住到自己家里,以减轻他的经济负担。在暑假两个月里,吕嘉珩和张龙朝夕相处,他学会了5000多个手语词语,熟练地掌握了手语。

    因为有了这一特长,吕嘉珩常常被安利公司各店铺邀请,担任员工的手语培训老师,帮助他们更好地为聋人顾客服务。

    成立手语志愿服务队

    “很多人都会学习外语,我就把手语当作一门外语。我们尊重外宾会和他们说外语,同样地,我们也应该和聋哑朋友‘说’手语。” 吕嘉珩认为,当你把手语也视作一门语言时,就不会对聋哑人产生歧视,会切身感受到彼此是平等的,“对聋人朋友来说,这是最大的尊重”。

    学会了手语,可以走进聋人的世界,但吕嘉珩觉得,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毕竟太有限,他希望更多人能够学习手语,关注聋人的生活,给予无声世界更多的温暖。于是,在公司志愿者协会的支持下,他开始筹划成立手语志愿者服务队。

    经过细致周密的准备工作,安利“语翼”手语志愿服务队终于在2010年11月25日正式成立,目前共有63名队员,其中比较活跃的骨干队员有20多名。这支全部由安利北京志愿者组成的助残队伍年龄跨度相当大,既有“40后”的老阿姨,也有“90后”的小弟弟。

    成立之初,除了队长吕嘉珩熟练掌握手语外,其他队员对手语几乎没有任何了解,需要从零学起。吕嘉珩介绍说,目前社会上并没有专供大家学习手语的机构,甚至还没有完全统一的手语词语,手语队员之间的学习属于手把手、一传一。

    为了让大家尽快掌握手语,吕嘉珩可谓用心良苦。他专门编排手语小品、组织手语演讲比赛,以增强大家学习手语的兴趣;他又主动联系首都高校的手语社团,请他们为志愿者进行手语培训。

    为了赶上年轻人的学习进度,手语志愿者服务队中两名年龄较大的队员曾敏华和梁国君暗自下了不少功夫。她们除了坚持收看手语新闻,还利用坐公交车的时间反复练习,在队里传为佳话。

    在“语翼”手语志愿服务队成长的过程中,安利北京分公司给予大量的支持——提供培训场地和必要的经费支持,甚至还有4名专职公益事业的工作人员参与其中,为志愿队做了大量的后勤和智力支持工作。

    随后,“语翼”手语志愿服务队又设计了队徽队标,成立了守则部、外联部、宣传部等队内组织,实现了志愿者的自我管理。

    让更多人关注无声世界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语翼”手语志愿服务队队员终于逐步掌握了手语技巧,他们开始主动出击,联系上东城区残联,确定了助残项目。现在,每周一上午,手语队的志愿者都会如约来到东城区聋人协会,陪聋人朋友一起学习手语“普通话”,一起“聊天”。

    2011年4月,北京举办了首届国际电影季活动。在安利公司的牵头协调下,手语队的志愿者又迎来一次难得的助残机会——用手语演绎影片《我的少女时代》,向聋人朋友传播励志故事。

    影片《我的少女时代》改编自残联主席张海迪的自传体小说《轮椅上的梦》。电影讲述了残疾少女方丹面对命运的挑战,没有沮丧和沉沦,而是对人生充满了信心,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勇敢前行的故事。电影季组委会和安利公益基金会希望通过手译这部励志电影,激励残障儿童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同时,呼吁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关爱残障人士。

    对于当时成立还不到半年的手语队来说,手译电影,站在台上当演员,当然很有吸引力,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小。而且,他们仅有两周的排练准备时间。

    用手语翻译一部电影,有着普通人无法想象的繁琐。电影中的每一个声音都要用手语表现出来,这就需要很细致地记录电影的声音信息,重新编写剧本。“一般情况下,重新编排10分钟的影片,我需要花掉一个晚上的时间。” 吕嘉珩说。

    为了确保手译成功,手语队队员在吕嘉珩家中反复观看光碟,细抠情节,确定角色分工。其间,他们竟然听坏了一张电影光碟。

    经过两周的努力,他们如期登上了手译电影的舞台。为了帮助台下听力有障碍的孩子更好地理解电影故事,他们在胸前标明了影片中的角色名字,整整90分钟站在大银幕前一丝不苟地同步手译了整部电影。

    观影结束后,一位聋人儿童的母亲表示,他们是第一次参加这样既有声音又有手语的观影活动,她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孩子很愿意看并看得懂这样的电影,她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带孩子参加这样的活动。

    这位母亲的愿望已经变成了现实。2011年9月,“语翼”手语志愿服务队在东城区残联“无障碍电影院”建立了服务基地,将长期为聋人朋友手语翻译电影。

    为了唤起社会更多地关注聋人,在安利公司的支持下,“语翼”手语志愿服务队还拍摄制作了手语MV《国家》,通过网络共享,让更多有兴趣的朋友了解和学习手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手语队队员信心满满地确定了2012年的目标——再翻译一部电影,并制作10部手语MV。

分享到:
自主招生徘徊在十字路口
“手译”励志电影 关爱无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