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2月30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2012中国旅游“金融之变”

裴钰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2月30日   11 版)

    2012年起,中国旅游业最显著的趋势,将以旅游支付方式的变革为起点,以电子货币非银行机构、产业链支付、支付牌照为核心,“旅游+金融”将成为产业创新主流之一,“旅游金融体”应运而生。这些不仅会触及行业的方方面面,而且和每一个普通游客息息相关。

    先从老百姓熟悉的旅游消费支付说起,比如,用支付宝购买旅游产品,先游后付。又如预付卡,安排度假计划,人们买一张旅游消费卡,预存相应的金额。公司为了节省差旅成本,购买差旅预付卡。预付卡折扣大、返利、返现,吃喝玩行“一卡通”,还能缴纳水电通信等费用。可以实现刷卡旅游的不只是信用卡,还有预付卡。预付卡是由旅游企业自己发行。人们会问:业者自行发卡,会不会携款而逃?美容健身卡的用户深受其害,旅游企业发卡,诚信由谁保障?当然不能由企业自己说了算。

    今年5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5月26日,央行颁发首批《支付业务许可证》。6月14日,央行颁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由央行专批的支付牌照,承载了国家信用。有了这个牌照,老百姓和企业用户就可以“放心”地预先付款了,比如,游客今年年底购买2012年国庆假期的旅游优惠卡。企业用户也可以预先支付年度差旅费用,这种提前消费,若没有央行牌照的支撑,不可想象!

    网络支付和预付卡的本质是“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指的是非金融机构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资金转移的服务。和旅游相关的有货币汇兑、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预付卡。比如,旅行社为出境游客提供自己的预付卡,吃喝玩购“一站式”刷卡,此时,游客自然不会用信用卡。

    预付卡的商业模式非常诱人,但是其前提是获得支付牌照,今年围绕着央行支付牌照,旅游集团竞争非常激烈,比如,海航集团一举斩获两个支付牌照,一是旗下的渤海易生商务有限公司(简称“渤海易生”),其控股股东为海航旅业(80%)和海南易建科技(20%)。另一个是海南新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又如,中国国旅CITS发力预付卡牌照。据其“对外投资公告(临2011-013),拟出资2193万元,作为大股东,与北京泰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开联商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拥有支付牌照)共同投资设立“国旅(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工商部门核准的名称为准)”,从事预付卡业务。一般旅游企业多与外部持有牌照的支付公司进行合作,而海航、国旅则宁愿独自持有牌照,彻底剔除外部因素。

    以上两个例子,显示出“旅游金融体”的四个基本特征:第一,内部性,为企业内生的金融组织(电子化的非金融机构),实现资金“内循环”,如海航旅业控股渤海易生;第二,适合会展、考察和定制化旅游的业务扩张。第三,优化整合产业链,取得规模效应。比如一张预付卡,企业通过折扣、返利、分期等“杠杆”方式,刺激流动性,自主实现机票+酒店+观光+会展+购物的纵向市场整合,旅游保险+通信+物流的横向市场扩容,获取规模效应,无需外部(银行)支持。第四,通过数据挖掘和BI(商业智能)技术,有效实现客户管理升级。拥有这4个特征的旅游企业,就是“旅游金融体”。 

    “旅游金融体”基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的“企业家创新”理论。熊彼特认为,企业家最核心的功能在于提供一种经营思想,在不增加任何现有有形生产要素的情况下,通过引入一种“创新的供给组合”,使得企业现有生产要素更加合理、更加有效地得到利用,从而创造出超额利润。旅游企业搞“金融创新”,不是要使用什么衍生工具,而是要素的投入。层面有二:一为产品创新。2007年起,中国国旅CITS展开预付卡业务,售卡额年均增幅达142.45%。二为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即“旅游金融体”。旅游企业现金资产比重过大,对外融资很难,资本市场投机风险较大,存入银行收益不佳,金融危机导致流动资产风险加大,这时,纳入集团组织架构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将有效促进集团内部融通,增强资产盈利性。早在1987年,上海锦江集团组建上海锦江集团财务公司(央行特批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这是中国旅游服务业第一次结构性的金融创新。2004年,首旅集团董事长段强表示:“运通和金融结合,所以能搞得很大,实际上主要利润来自金融。”2010年,港中旅集团董事长张学武建议成立“旅游消费金融公司”。今年,电子货币支付、移动互联网技术相继成熟,行业立法告竣,信用瓶颈解决,“旅游金融体”由企业个案,转变为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笔者预计未来3年内,“旅游金融体”将会逐步实现企业内部的融通“大循环”,充分发挥内生“电子货币银行”功能;旅游消费网络支付的额度将会大幅提高,产业链支付将很快展开,上下游的流动性将优化,可以有效解决诸如地接社和组团社之间回款矛盾等问题。酝酿已久的北京市旅游消费通卡也将启用。消费者旅游,将获得更多便利、实惠,感觉也会更可靠。

分享到:
无线旅游市场处在“爆发”前夜
2012中国旅游“金融之变”
雪花啤酒第三届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颁奖
图片新闻
北京地坛龙潭庙会除夕开张
海南航空与旅游谁成就了谁
乡村与养生是休闲旅游发展方向
北京骑士骑马迎新年
俄罗斯青少年中国文化游学活动启动
北大壶(湖)领衔冰雪度假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