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即将到来,各高校户外登山社团的冬训也将陆续开始,登山的安全问题继续为人们所关注。在登峰凌顶、挑战自我的同时,理性登山,安全第一,已成为众多高校登山队所追求的目标。能够平平安安地返回,不让关心自己的人牵肠挂肚,才是真正的理性登山。
观念上:理性登山,安全第一
对于登山队来说,每年最严肃的事情莫过于安全问题。首先在选山上,各登山队都对以往“注重高度、挑战难度”这种思想有了清醒的认识,积极与相关专家沟通,树立了科学登山的理念,从根源上保障了登山的安全性。在平时训练时,详细的队记和科学严格的体能训练,从技术上也保障了登山的安全性。除此之外,每年登山出发前都会召开答辩会,请登协的专家进行指导,然后启动学校考核风险评估和决策机制。每年秋季召开的登山报告会,从技术、装备、后勤等方面进行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下一年的登山提供参考。
经过多年的发展,各高校登山队都形成了贯穿从集训到攀登整个过程的制度和纪律条例,除了按照登协的法规条例来执行以外,登山队每年都会根据队伍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些新的条例。大学生旅游实践营成员社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凌峰社刘欣介绍说:“基本只是小修改,毕竟传统制度已经比较完善了,新条例就是根据可能出现的或者曾经出现的特殊事件而制定的,比如队伍中出现的恋爱问题。”
除了一些制度上的保障外,让队员切实贯彻安全意识也不可小觑。登山基本上都是团队作战,最为重要的是不离队,听指挥,正确使用装备。大学生旅游实践营成员社团、中国农业大学峰云社的向西令说:“一些注意事项都是口耳相授的,比如不离队、听指挥等。在登山前,我们会与家长和队员签订一个安全协议,其实真正保证安全的,还是队员培养出来的安全意识。”
组织上:凝聚力、严肃的纪律
登山是一项体现团队凝聚力的活动,而提高凝聚力就应该制定合理且完善的社团组织机制,让每一个人都是社团的主人,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能力大小来分配任务,这样一方面社团每一位成员都各司其职,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每一位成员都能找到个人归属感,自然会发挥出主人翁意识,这才是一个社团永葆活力、富于凝聚力的关键。
北航凌峰社登山队就是这样分工的。队长宋思扬介绍说:“登山队由4位队长负责。队长负责统筹,攀登队长负责攀登,两位后勤队长负责食品等后勤物资的保障。在保障攀登活动中的安全方面,针对路线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比如,事先写出路线上的危险点,同时给出应对预案。具体实施时,攀登的安全由各位队长与登协的专业教练监督。应急预案也包括了高海拔环境中出现的高原反应及其他突发事件。”队员们先对突发事件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遇事时就会沉着冷静得多。
2011年暑期,凌峰社攀登玉珠峰时,队员唐韵连续几天高烧不退,同队的杜健威放弃了冲顶的机会陪他下撤回格尔木,并主动承担起照顾队友的责任。每天玩三国杀的乐趣和其他队员的关照,使唐韵觉得简直有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了。在攀登过程中,对这些突发事件的处理很好地锻炼了队员的灵活应变能力,而且在相互协作的过程中也培养了默契,加深了队员之间的友谊,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由于大学生实践经验和心理素质与经验丰富的登山队员相比,都略欠成熟,在遇到突发事件时,队伍的决策机制就发挥了重要作用。队长、攀登队长、教练都是决策者,如遇突发事件,主要建议来自于经验丰富的教练和队长。对于队员来说,就是要绝对服从。大学生旅游实践营成员社团、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2011年“5·1”登青海省岗什卡时,由于山形险峻、风大低温,以致两次登顶都以失败告终,队员虽有些遗憾,但是这就是队伍所特有的铁打的纪律——宁留遗憾也要保证安全。
行动上:对爱情说不
大学生登山是一项集体活动,更强调集体荣誉感,这是个人或小规模登山队无法企及的。从日常训练到出营的户外生活,都离不开集体,但是由于经常朝夕相处,很可能擦出爱的火花。
然而,登山是一项理性的活动,在登山过程中需要严格的纪律作为保障。而陷于恋爱中的队员可能会由于“被爱情冲昏了头脑”而做出非理智的行为,这可能会对本人或整个团队带来一定的风险,甚至使全队失去控制或是分裂。
为了将登山中的风险降到最低,很多大学生户外登山队都禁止队员谈恋爱,以保障登山的安全,甚至有的高校登山队将恋爱的队员除名并予以公示。峰云社的向西令说:“我们队规里面有一条,鼓励正常交流,但队内严禁恋爱。我们在进行队员选拔的时候,也不会同时选择一对情侣,而对于禁止恋爱的条例,大家也都表示理解和支持,因为大家都不希望因为个人影响全队,也都很享受这个集体。”凌峰社供图
实习生 张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