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2年01月10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从微博窥视你的情绪

韩晓晨/编译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1月10日   11 版)

    在微博中,数以亿计的微语言承载着信息和情感,每一日都在萌生和流传。在一份发表于《科学》杂志的报告中,研究者通过分析微博的文本,追踪了人们日常情绪的功能和模式,发现微博中透露的情绪状态普遍随当时所处的时间段而波动。

    尽管已有很多研究从博客、聊天室、社交网站中搜罗数据,但这些数据大多拘囿于当地某个时区或某段假期之中,且反映的常常是长期图景。而这份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开创性地跨越文化与地域界限,揭示出一个新发现:人们的日常情绪模式始终与生物模式密切相关。

    该研究收集了来自84个国家、200余万人的微博数据,通过软件分析了每段微博中的信息,对其中类似“好极了”和“赞同”的词语给予积极评分,而对“愤怒”、“恐惧”等词语打出消极评分。一种清晰的情绪波动模式随之浮出水面:人们的情绪从早上6点到9点一路上扬,之后在下午3点到4点间降至谷底,在晚餐时间再度回升。研究者又拉远时间轴,审视了情绪的季节性变化,发现人们的情绪随冬夏日夜的生物节律而波动。

    研究还发现,人们的情绪会在一周的工作开始之初触底,并随着休息日的临近回升。同时,周末数据中的情绪高峰和低点都后移了约两个小时,因为人们倾向于在周末晚睡晚起。

    不过,也有一些学者对该结论提出了疑问。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吉尔伯特提醒道:“与其说微博透露了博主的真情实感,不如说它折射出博主认为粉丝们想听到什么。简言之,微博并非人们当下激动状态的简单反映,因此不应对其中的信息做表面理解。”

    然而,吉尔伯特确实认为人们“周末的情绪变化模式与工作日相同”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这个发现意义重大,因为之前对日常情绪波动的一种解释是‘人们厌恶工作’。但如果真是这样,人们在周末的情绪波动模式就应有别于工作日,而研究结果证明并非如此。这说明这种模式背后有某些更基础的因素:来自生物节律或昼夜节律的因素。”

韩晓晨/编译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年01月10日 11 版

万花筒
为什么要在会议上发言
致学习焦虑症患者
从微博窥视你的情绪
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