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闻战线正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我们做电视社教节目的其实每年也都在“走、转、改”,当然是“调研走访、栏目转向、节目改版”。
改版年年有(一线编导更多可能是“被改版”),而改版的动因,细究起来不外乎“三为”:
一是为了顺应上级部门要求而改。今年各大电视台的改版背景,显然与往年不太一样,因为有传说中的“限娱令”。网友戏称它为“咸鱼令”,主管部门可能要犯迷糊,本是替电视台做主,净化荧屏,怎么他们反过来一点不领情呢?而大大小小的电视台,对此更是心存芥蒂了,有人调侃说。
比地面频道更纠结的是各大卫视。网上有个段子:江苏总台要策划制作一档道德建设类节目,暂定孟非主持,他想请郭德纲一起,此前他们已合作过一档《非常了得》,可郭德纲实在没空儿,最后栏目组只好给新栏目取名《非常缺德》。这个笑话到底暗讽的是哪一方,我也说不准。我知道的是,各地卫视为了顺应广电总局要求而新上了一批“新闻节目”,不过其中很多不乏拼凑之嫌。内部人士透露,编导队伍多是临时从各个栏目“拉郎配”的。这样的改版,能否持续?
二是为了适应主管领导的需求而改。每个电视机构里,领导的意图往往决定小到一个栏目的风格、大到一个频道的品味。不过,领导有业务型与行政型之分,领导的视野与观众的视角往往并不是一回事,而且领导的视野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咱们电视节目的改版便是不间断的。而对每个栏目的生产者来说,甲领导的话要听,乙领导的话也得采纳,结果,不是无所适从,就是左右为难。网络上有笑话,说新上任的领导审查一台晚会,其中一个节目是四重唱,领导听完很生气:人家几百个人都能唱得整齐划一,你们四个人居然四个调?导演忙解释:这是重唱!领导说:当然得重唱!
节目主持人在镜头前说话,他貌似轻松自然,可他首先得记着编导的交待,而后要顾及制片人的情趣,再后会想到部门主任的要求,还会想到分管台长的喜好,时刻惦记的则是最高领导的指示……左思右想,反复权衡,他还能脱口而出什么有意思、有意义的东西?他们纠结的还有服饰、发型,而同台嘉宾可能顾虑就少多了,所以,嘉宾的风头常常盖过主持人,别无他,唯心无忌、嘴无拦也。
三是为了应对受众的诉求而改。受众散落在千家万户、形式各异的电视机前,这是一个数量庞杂的不可捉摸的自由群体,而且,不同年龄段、不同时间段的受众有着不同的审美兴奋点,所以,电视节目如何找准目标受众,摸准目标受众的收视诉求,激发目标受众的潜在诉求,才是改版与创新的正道。不过,当下的收视调查乱象环生、真假难辨,电视的评价很容易失去“准星”,节目改版注定了是一场闹腾的“连续剧”。
国外的新闻节目据说大多几十年不变,连片头、片花、主持人都不变,老外当真都“忠贞不渝”?都爱“抱残守缺”?不是,因为人家一次性号准了脉,找准了点。而反思我们,受众很想知道的,我们往往避而不谈,受众不愿了解的,我们又喋喋不休,这样的绕道式改版不是躲藏游戏吗?最后,恐怕只能沦为没有意义的耗神费力的折腾。
电视改版,不妨先问“为了谁”。或许,只有当上级的要求、领导的需求、观众的诉求“三点一线”的时候,电视人及其团队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版往一处改;电视节目的生产才会走出时时折腾的误区,逃脱年年改版的宿命,才可能有真正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