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乌鲁木齐1月30日电(记者刘冰)新春伊始,新疆交上漂亮的“民生建设年”答卷:2011年用于民生投入的财政资金达1670.5亿元,占地方一般预算支出的73.2%,创历史新高;同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432元,分别同比增长13.6%和17%,首次超过GDP12%的增幅。
2011年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定为“民生建设年”。新疆各族群众欢喜地数着一件件民生实事:30万户农牧民喜迁新居;35.6万套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成;120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和8.95万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得到解决;新增56.56万城镇就业人员。城镇“五项保险”参保1971万人(次);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待遇继续提高;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提前一年全覆盖;14.1万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医保问题得到解决;新农合参合率达99.7%,筹资标准增加80元,住院费补助比例提高至72.4%;216万城乡低保对象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投入35亿元,将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40%和20%;投入5.9亿元,救助受灾和困难群众213万人(次);安排12亿元扶贫资金,对441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066元,增收523元。农村低收入人口减少26万;投入15.3亿元,实施172项移民工程……
这个民生账单还可以拉得很长,而让普通百姓感受最为直接的,是口袋里比过去更有钱了。
“收入增幅跑赢GDP增速,绝对是一个令百姓欣喜的变化。”新疆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宁说,这是近年来新疆首次出现的现象。
据了解,新疆农村居民2011年收入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粮食、棉花、肉禽、蔬菜等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涨和新疆大建设、大发展的强力拉动。其次,农村安居富民、定居兴牧、畅通富民等民生工程建设的实施,极大地吸纳了本地劳动力就业,带动了农民劳动报酬收入和外出劳务收入的快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