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2年01月3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红土地上的“扶贫政委”

——记安徽省金寨县人武部政委赵克信

特约记者 丁广阳 通讯员 胡伟 胡广飞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1月31日   06 版)

    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县,是一块奉献的土地。革命战争年代,10多万金寨儿女先后为国捐躯,从这里走出了59位开国将军;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根治淮河水患,国家在此修建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淹没10万亩良田、14万亩经济林和三大经济重镇,10万群众移居深山。由此,该县成为安徽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山区县和库区县,素有“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15年来,金寨县人武部政委赵克信踏遍了这片红土地。他3次主动放弃到城市工作的机会,义无反顾地选择在艰苦的大别山区扶贫救困。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他为“扶贫政委”。

    一定要让山区人民过上好日子

    两间墙壁开裂的土屋,一家4口一张床,一条被子,9岁的小女孩衣不遮体。第一次到山区搞调研的赵克信被这贫困的一幕深深刺痛了,他掏出身上仅有的200元,给这户人家买了被子和衣服。看着70多岁的老奶奶老泪纵横,9岁的孩子跟着哇哇大哭,赵克信的眼睛也湿润了。

    “一定要让山区人民过上好日子!”赵克信在心里暗暗发誓。

    把誓言变成现实,中间要走很长的路。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车行甩尾巴,人走掉鞋底。”这是当时金寨县乡公路状况的真实写照。豫皖交界,群山闭锁,铁冲乡长河村更是山高崖险。村里进出货物全靠群众肩挑手提,村民不堪其苦,多次自发修路,均因条件恶劣作罢。

    要致富,先修路。赵克信发动民兵打响了修路筑桥攻坚战。他主动请缨担任突击队长。高逾百米的悬崖,望之倒吸凉气。“跟我来!”赵克信勇者当先。拇指粗的长绳往山顶树上一拴,再往腰间一系,顺势一蹬,便将自己挂在崖壁之上。风在耳边呼呼作响,人在空中晃晃悠悠,打风钻、开炮眼、填炸药,他全然无惧。

    68个日日夜夜,赵克信虎口震裂,手掌满是血泡,终于带领队伍炸开4段悬崖、切开两个山嘴、凿通10余公里盘山路。通车那天,长河村的老人吴长忠双膝跪地:“我们祖祖辈辈盼了多少年,还是靠解放军修通了这条路啊!”

    王大安,铁冲乡高畈村党支部书记,赵克信帮带培养的致富带头人之一。2003年,在外打工的王大安想回乡养鸡。他听村里人说赵克信不仅乐善好施,还热心帮人致富,就找到了赵克信。赵克信不仅给他找来了技术老师,还帮他争取了政策以及资金扶持。

    一年下来,年纯利润20万元的养鸡场让王大安成为当地首富。先富起来的王大安也像赵克信一样,热心帮助其他农户共同致富。如今,金寨山区象王大安一样的民兵骨干致富带头人已有475名。

    2003年3月,赵克信在响洪甸镇调研时,听说有名农民承包了一片野生板栗园,好几年光开花不结果。他没觉得自己不懂技术,反而说承包的都是不会结果的“公板栗树”。这种别人听了一笑了之的故事,却让赵克信明白了一个道理:根治贫困,首先要让群众脑子不“贫困”。

    为此,他用两个多月时间再次跑遍了全县所有乡镇,记下了10多万字的调研笔记,与部党委成员研究制定了《金寨县人武部科技扶贫三年规划》,组织人武和专武干部、职工和民兵骨干与山区群众结成扶贫对子,帮助制订致富项目、落实启动资金,向青年民兵传授科技知识、传播致富信息。如今,民兵科技专家队伍已成燎原之势。

    赵克信一有机会就往山区群众中间跑,引起了一些人的不解:人武部政委,干的应当是武装工作,一门心思钻到扶贫工作中,想出名吧?

    风言风语传到赵克信耳朵里,他一笑置之。但见到个别同事为此工作打不起精神,一向沉稳的他发火了:“我们是人民子弟兵,人民群众是我们的靠山,是衣食父母。群众无法生活,拿什么来支持武装工作!”

    帮好今天的孩子,才有明天的好日子

    2011年春节期间,赵克信收到了清华大学学生李伟寄来的一封信。家住金寨县麻埠镇的李伟,考上县一中后因家境贫寒准备辍学打工。在赵克信的资助下不仅顺利上完高中,高考时还以687分的高分被清华大学录取。

    李伟在信中说:“如果说昨天的感恩让我们为你们的期望而奋斗,那么明天的感恩将伴随着爱心的传承而让世界更加美好。当爱的种子洒满了天地之际,便是春色满园。”

    一封感谢信折射出赵克信深深的爱民情。因为贫穷,金寨县部分山区孩子上不起学或中途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从农村走出来的赵克信深知,今天的青少年,是明天的希望所在,“帮好今天的孩子,才有明天的好日子”。为此,他每月都拿出10%的基本工资资助寒门学子。平时,只要听说谁家孩子上学有困难,他会主动帮助解忧。2007年8月,赵克信在工作走访时了解到,村民叶祖祥因负担不起两个孩子一起上高中,打算让大孩子辍学。他当即找上门去,拿出1000元送给叶祖祥,嘱咐他一定要让孩子上完高中。像这样的孩子,赵克信先后资助了100多个。

    2008年7月,南京军区援建的南溪镇“八一中学”即将峻工,赵克信比孩子们还要高兴,大部分时间吃住在工地。时值盛夏,赵克信因劳累过度引发痔疮,便血不止。他悄悄买来卫生巾垫在内裤上,咬牙坚持两个多月,直到学校落成才住进医院。

    赵克信担任人武部政委后,想的最多的是扶贫参建上层次,做的最多的是为老区群众谋幸福。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做扶贫工作就是在为党立碑。”

    他与人武部党委一班人共同努力,把推动武装工作落实与建设新农村结合起来,与10个乡镇、46个偏远山村结成“亲戚”,帮助村支部理思路、定规划、找项目,让6个贫困村党支部被上级党委评为“五好党支部”,8个偏远山村党支部首次跨入了先进行列。

    从“小赵干事”到“扶贫政委”,变化的是百姓对赵克信的称呼,不变的是赵克信对人民的一片深情。

特约记者 丁广阳 通讯员 胡伟 胡广飞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年01月31日 06 版

绵阳中小学都有了少年宫
沿海企业用工荒加剧
另类年礼走俏邓州农村
图片新闻(1)
广州将全面实施阶梯式水价
四川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有了新规范
吉林市高新区网格化整治火患
益阳取缔一非法加油站
山东单县:举报火患奖现金
图片新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