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春节期间,在素有“粮仓”之称的河南省邓州市广大农村,许多农民一改往年拎礼吊子(猪羊肉)、送酒瓶子、拿糖包子(糖果)等送吃送喝的传统习俗,不少农民创新性地开始送“种子年礼”、“科技年礼”,一股送年礼新风尚正扑面而来。
大年初二,邓州市湍河办事处槐树村农民申建军把两袋甘蓝新品种——荷兰必久甘蓝作为“年礼”送给了亲戚。申建军说:“有了好品种自然要介绍给亲戚试种,这比送吃的送喝的强多了!”
去年,申建军和几户菜农在专家的指导下试种了3亩荷兰必久甘蓝,没想到亩效益达5000多元,而且甘蓝结球坚实,口感好,耐储运,比其它品种亩效益高出1/3。
与申建军一样,陶营乡付河村的彭玉峰送给亲戚的也是“种子年礼”,不过他送的“年礼”是棕色彩棉新品种。现在,种彩棉不仅销路好,而且价格高。去年腊月,彭玉峰就在市里的种子公司购买了几袋彩棉新品种,打算春节期间送给亲朋。
如今,越来越多的邓州农民认识到要想增产增收必须依靠良种,以前走亲访友时常到商场买礼物,现在却喜欢到种子部门转一转,给亲戚挑选一些良种送过去。
据了解,今年春节,在该市已经有许多农民像申建军和彭玉峰一样,采用送种子的方法给亲友拜年。
今年春节,一些靠科技富裕起来的邓州农民还开始送起了“科技年礼”。他们把自己生产、实践中学到的科学技术当作年礼送给亲戚好友,帮大家走上致富路。
在赵集镇,利用互联网富裕起来的“数字农民”赵光全把《快速上网技术》、《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等书籍送给亲戚,成为当地送年礼一景。
彭桥镇柏林村农民井自力因缺乏科学养鱼技术,前几年养鱼亏得血本无归。去年春节,邻乡的亲戚获知此事后,把自己多年来摸索出的快速低成本养鱼技术当作“年礼”送给他。接着,他又尝试承包了10亩鱼塘,没想到今年他的鱼塘大赚了一把,仅春节前半个月的收入就超过了3万元。
本报记者 潘志贤 通讯员 王静会 张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