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欧盟27国领导人再次齐聚布鲁塞尔开首脑会议。
按规定,正式欧盟首脑会议每季度开1次,一年4次。2012年的第1次首脑会议按计划在3月底召开,即春季首脑会议。但这一次提前两个月开,算什么?按惯例,技术性处理后,称之为非正式首脑会议。
2009年年底,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其后,欧盟成员国对通过首脑会议解决债务危机的兴趣大增。于是,各成员国领导人动不动就聚集在欧盟总部布鲁塞尔开会。
据统计,欧债危机爆发后的这两年多时间里,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欧盟首脑会议加在一起,已达17次。有时候,为了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各国首脑们唇枪舌剑,讨论得热火朝天,以至于通宵达旦。在30日的这次会议上,首脑们虽然没有彻夜鏖战,但从半下午开始,一起讨论了7个小时,也坚持到了深夜。
这次峰会的最大成果是,在欧盟27个成员国中,除英国和捷克外的其他25国同意签署“财政契约”。
“同意签署”的意思是现在还没有签署。正式签字要等到什么时候?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范龙佩告诉记者,在3月的春季首脑会议上,25个成员国才正式签字。签字后,各国将在国内启动批准程序。在得到17个欧元区成员国中的12国批准后便可付诸实施。
“这部条约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更好的监管。”在首脑会结束后的记者会上,范龙佩用他那惯常的慢条斯理的语调说。
这份“财政契约”是在2011年12月的欧盟冬季首脑会议上被提出来的。主要推动国是德国。该契约的目的是通过政府间条约的方式来强化财政纪律,加强经济稳定、协调和治理。其主要措施是要求缔约国把实现预算平衡纳入宪法、预算交欧盟委员会审核、对违反财政纪律的国家自动处以惩罚等。
当时,26个成员国同意缔结“财政契约”。由于英国是唯一的反对者,被舆论指责为“欧洲的叛徒”。英国首相卡梅伦给出的理由是,这份契约将威胁到英国金融业。
根据“财政契约”中的自动惩罚规定,欧盟最高司法机构欧洲法院将有权对结构性赤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0.5%的国家进行处罚,但最高金额不超过该国GDP的0.1%。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表示:“财政契约”草案的通过“令人印象深刻”。
欧元区国家随后发表集体声明说,这意味着欧元区朝向更紧密的财经一体化与更有力的经济治理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也为解决欧债危机、改善经济增长和实现财政可持续性带来了更好的前景。
在欧盟首脑会议上,开会的主角是各国元首或政府首脑。这些“大人物”说什么和做什么本应该慎重其事。但见怪不怪的是,有的首脑却像孩子似地反复无常。
在去年12月的首脑会议上,捷克本来是同意“财政契约”的。可时间才过了一个月,这个经常以说“不”吸引注意力的国家又改了口。
法国总统萨科齐表示,他对捷克临时改变态度很是不解,“我不明白,为什么12月能接受的事情,现在就不能接受了。”
范龙佩说,英国的态度早在去年12月就已明确,但捷克“近乎180度”的转变令人意外。
捷克总理给出的理由是,该契约规定,加入和退出是自愿的。以后,捷克还可能加入。
瑞典首相赖因费尔特说,捷克总理这么做与该国批准程序有关。捷克政府计划举行公投来批准“财政契约”,但执政联盟内部并没有就此达成一致,捷克总统克劳斯则反对公投。
德国一直是“财政契约”的积极推动者。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25国领导人同意签署“财政契约”表明:“在为针对欧元实施严格的预算限制努力数月之后,德国总理默克尔取得了象征性胜利。”
默克尔本人则表示,欧盟25个成员国就“财政契约”达成一致是此次峰会的“壮举”
即使欧盟25国签署了“财政契约”,但到真正实施仍需要很长时间。这个“很长时间”到底是多久,没人能说清楚。
本报布鲁塞尔1月3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