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2月03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万卷书万里路

一日武汉游 且往江边去

郑萍萍文并摄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2月03日   12 版)

    轮渡隔离了繁杂的两岸生活。

    码头是武汉人永远的江湖。

    雾霭中正成长为特大城市的武汉。

    武汉人爱“玩水”,冬季也不例外。

    轮渡上的少年,心中有着怎样的情愁。

    在很多人心里,武汉是珞珈山的“樱花雨”,是吉庆街上演的“生活秀”。和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相比,它让人感到温暖、自在。武汉又远不止这些,它的历史书写着太多英雄过往、江湖纷争,大起大落间让人感慨万千。而这一切,离不开和它相伴相生的长江、汉水。所以到武汉,不可错过的风景都在江边。

    长江南岸边的黄鹤楼是个好去处,虽然“昔人已乘黄鹤去”,但并非“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楼坐落在蛇山上,面对着滔滔江水,一览三镇风光,享有天下绝景,因此从来都是文人墨客的心头好。天气晴好时,这里还可望见长江对岸的、位于汉阳的龟山。传说,春秋时期,某年八月十五,琴师余伯牙在龟山脚下泊舟抚琴,与樵夫钟子期结为知音。孰料次年,子期亡故,临终前,留下遗言,要葬在江边,为的是八月十五,好听俞伯牙的琴声。俞伯牙万分悲痛,在子期的坟前弹罢《高山流水》便挑断琴弦,把琴摔了个粉碎。后人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

    也许,正是壮阔山水孕育出的诗歌、音乐,造就了武汉骨子里的浪漫情怀。

    如今虽不能像古人那般泊舟抚琴、对江高歌,但到长江大桥上走一走,顺浩瀚江流远眺,任耳边风声呼啸,难免生出大武汉的豪情。1956年,毛泽东在武汉畅游长江,写下“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年之后,万里长江第一桥便跃然江上,终结了京广铁路线在武汉要靠轮渡连结的历史,武汉又一次占据着九省通衢的优越地位。

    早在明清时期,武汉就有“九省通衢”的美称。据说,武汉之名最早记载于明代姚宏谟的《重修晴川阁记》:“武汉之胜迹,莫得而其观游焉。” 那时武汉还仅指武昌、汉阳二府城。到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结束了汉阳与汉口浑然一体的旧貌,汉口成为“占水道之便,擅舟楫之利”的天然良港,与武昌、汉阳三足鼎立。汉口开埠后,更是码头林立,商贸兴旺。

    如今,沿江两岸虽没有当年“千樯万舶之所归,货宝奇珍之所聚”的景象,但还保留着码头、轮渡。武汉的轮渡大约始于1896年,湖北省巡警冯启均创办厚记公司,购置“利江”、“来源”号蒸汽机木壳轮船,往返于武昌、汉口。轮渡开行后的前20年左右,一直为商办民营。1926年,国民革命军设立湖北省航政局,直接经营过江轮渡,轮渡开始成为公营。1937年,轮渡由湖北省航业局经营管理,迎来了日客流量5万人次的极盛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武汉成为向西南后方转移的中转站,各航线异常繁忙,直至武汉沦陷,轮渡停航数月。轮渡再次兴旺是解放后,武钢、武重等国家级重点项目上马,大批工人过江上班,人民号、解放号等轮渡应运而生。不过,近年来随着一座座跨江大桥、隧道的建成,轮渡客流急剧减少。

    如果坐轮渡从武昌到汉口的江汉关,会经过汉水和长江的交汇点,也就是汉水的入江口。这里的江面尤其开阔。天气好时可见两江交夹处,一边是碧波滚滚的汉水,一边是黄浪泛泛的长江,最终汇作大江东去。

    不过,冬季的江面雾霭沉沉,在轮渡上很难看到两岸的风景,反倒有一种脱离尘世的魔力。从南岸到北岸,随便登上一条跨江航线,短短十几分钟的行程,再纷乱的心绪都会瞬间变得平静,似乎两岸繁杂的都市生活,都凝固在这宽广的江面上了。轮渡依旧是武汉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他们和水、和过往亲近的一种方式。

    汉口依然是武汉的商业中心,除了沿江大道上那些耳熟能详的欧式建筑,江边大大小小的码头上还见得到挑夫、搬运工。时间流转,码头仍旧是劳苦大众的谋生之所,仍旧是他们的“江湖”。在这里,多少能明白《吾国与吾民》中所言:长江沿线码头众多,在码头上求生活,要求人热情慷慨,不拘小节;汉口自古是商业重镇,在商场掳杀,却又必须小心谨慎,提防陷阱。

    说到江湖,就少不了街头艺人。江边漫步一定不要错过街头歌手的表演,一副浸透着五味的好嗓子,唱得寒风中的路人心生百转千回的惆怅。每逢点唱送花的环节,总有冲动火辣的武汉人毫不吝啬地抛撒出人民币,漫天飞舞着,荒诞中却有着实实在在的人气和温暖。桥头下往往有七八家场子,不限传统戏曲、流行歌曲,每个场子都里三层外三层,有派头的人一早搬了躺椅端了茶杯坐在前排。桥下唱得高亢,桥上火车轰鸣。其实,武汉自古就是一个文化大码头,各种戏院、舞台曾遍布三镇。上个世纪30年代中后期,全国几乎所有的京剧名角都来此地演出献艺。梅兰芳先生来的时候,据说黑白两道的头面人物统统出来捧场。  

    武汉就是这样一个真性情的地方,像火也像水,武汉人也真的爱水,总喜在长江和汉水里“玩水”,即便是冬季,桥下还是有不少结伴而来的市民,谈笑着将换下的衣物随手扔在通往江边的石阶上,便钻进白茫茫的江水里不见了人影。桥下的石滩上,有年老者支着鱼竿,有小青年谈着情爱,有着各自的幸福。

分享到:
一日武汉游 且往江边去
印度洒红节 安歇灵魂愉悦众生
在悉尼过中国年
在自己的城市里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