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2月10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把新闻写在大地上

——《中国青年报》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综述

本报记者 任彦宾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2月10日   01 版)

    2012年1月10日,《中国青年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开设了“新春走基层”栏目,以进一步推进“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近一个月时间里,本报22位年轻记者走山村、下工地、到边防、住军营,通过“用脚采访,用笔还原”,把新闻写在大地上,生动呈现了基层群众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新貌,充分展示了干部群众辛苦工作、开拓创新的风貌,热情讴歌了各地青年助人为乐、志愿服务的精神。

    大山深处有他们的足迹

    2010年,甘肃舟曲发生了特大泥石流灾害。两年过去了,灾区人民的生活怎么样?灾区群众如何过年?

    农历腊月二十六,27岁的本报年轻记者马富春坐上了开往舟曲的汽车。“大山高耸如云,大巴车在山谷里蜿蜒起伏的公路上颠簸,不断有乘客向乘务员索要塑料袋,车内呕吐声一片……”此情此景,让体魄强健的马富春也感到不适。

    一路颠簸了七八个小时,马富春感觉“身子快要散架了”。但冬日的舟曲让他眼前一亮,那种热闹而祥和的景象从他的笔端自然地流淌出来:“冬日里的舟曲街市热热闹闹,白龙江两岸的滨河路上挂满了大红灯笼;山里的农牧民背着背兜,带来了柿饼、花椒、核桃、酥油等各类当地特产;操着各种口音,来自甘川两省的摊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舟曲年味儿十足,舟曲人令人钦佩。受灾群众薛关英“勤快就能让人过上好日子”的朴实话语,还有家中客厅书法作品上的两个大字“奋斗”,让年轻记者马富春感慨万千。离开舟曲,马富春采写了《舟曲人在奋斗中重生》的报道。他用流畅的文字,朴实的情感,让人们感觉到了灾区人民的希望和力量。

    同样走入大山深处采访的还有本报驻湖南记者洪克非。他随中国五矿二十三冶集团公司深入企业的作业区——云南大红山采掘区,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关注了为青年带来身心健康的青年会所。大山深处的青年会所设施齐全,有的甚至有点“阔气”,这让洪克非大为感慨,他写道:“对于那些经年奋斗在大山深处,以青山为伴,与白云相依的年轻矿山建设者而言,活力四射的生命更需要丰富的文化精神来充实和鼓舞。”

    小站除夕有他们的身影

    除夕晚上8时,央视春晚已经开始,本报记者周伟还在二等小站焦作火车站采访。往日熙熙攘攘的售票大厅此时空旷而冷清,不太忙碌的运转车间值班室充满了煤烟味,小站站长、运转车间党支部书记、普通职工和等车回家的旅客,成了周伟的采访对象。为了让旅客能安全回家团圆,除夕坚守在岗位的全国铁路职工有60万人,焦作站21名在岗职工是他们的缩影。

    事实上,春运一开始,周伟、赵青等记者就已经开始关注春运了。2月17日,他们在北京西站036候车室,看旅客如何走过“通向列车的最后一段路”。北京西站036客运值班员王琳娜的一段经典话语,打动了两位年轻记者。“他们好不容易买到车票回家,我们能做的就是为他们服务好,特别是那些需要照顾的老弱病残孕旅客。”王琳娜说。

    除夕之夜,本报“新春走基层”报道也达到了一个高潮,5位记者从一线向编辑部发回了稿件,他们采访了坚守岗位的铁路职工、上网卖萝卜的老农,讲述了南昆线上“洞中人”的故事,反映了深圳打工青年“不一样的春节”以及铁路人眼中的春运变化。

    为了采访南昆线上的“洞中人”,本报女记者张文凌深入南昆铁路“隧道洞”,洞内阴冷潮湿、空气混浊,火车经过带来的强大冷风,让她“瞬间失去听觉”。热心的工人师傅谭勇提起蜂窝煤炉子让她取暖,“自己则给手哈着热气站在一旁”,这个细节令她感到一股暖流在心中流淌。

    关注青年是我们的使命

    本报“新春走基层”报道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贴近青年、关注青年。北京站“素萍服务组”19岁小姑娘谢依的热情服务,被称为“三峡好人”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向丹在春运中的志愿服务,安徽阜阳团组织连续14年组织志愿者为回家过年的外出务工人员接站,广东、广西团组织为接送外出务工青年回家过年开展的“让温暖一起回家”活动,以及贵阳火车站90名春运志愿者“帮每位旅客回家”的心愿和行动,通过记者的镜头和笔触,得到了图文并茂的反映。

    1月12日一早,在北京举行的本报记者会还没有结束,本报驻安徽记者王磊就急匆匆地赶回驻地合肥,紧接着又赶到阜阳,采访当地团组织开展的“接站”活动。阜阳是全国著名的劳务输出大省,连续14年为回家过年的外出务工人员接站的志愿者都是团组织招募而来的。

    23岁的王媛媛一下火车就投入了志愿服务的“战斗”,王磊遇见她时,王媛媛正伸出纤细的手臂,吃力地将接过来的沉重行李塞进大巴的行李箱。车上有人为她照相,还让她“摆个pose”。“王媛媛的工作又多了一项内容——青春的笑容被一次次定格,保存在型号各异的手机、相机里”……王磊轻松的报道,让我们真切地感觉到了志愿者帮助他人的快乐,还有年轻人的青春气息。

    广西有480万人在外地打工,其中青年占绝大部分。为了解决外出务工青年返乡过年面临的交通难问题,团广西区委联合团广东省委,协调两地相关部门,在春节期间开展了“让温暖一起回家”活动。

    拿着免费车票登上“青春情暖号”专列回家过年,让在东莞打工的广西青年韦丽镅觉得“很幸福”。但她想不到,更让她幸福的事情是在专列上过了一个特殊的生日。记者谢洋及时拍下了韦丽镅与大家分享生日蛋糕的一幕,并将外出务工青年情不自禁唱起的歌曲《把爱带回家》的优美歌词写进了报道里,“出门在外奔波辛勤地工作,为了肩上一个幸福的承诺……”

    走进基层是心灵的净化

    龙年正月初五,本报驻河南记者韩俊杰走进河南省淅川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枢纽工程的施工现场,工地上的繁忙景象让人眼花缭乱:“大型混凝土罐车来往穿梭,塔吊挥舞着长臂,将一罐罐混凝土料送进仓号,职工正忙着卸料、振捣、抹面……”

    韩俊杰采访了水电十一局陶岔渠首项目部调度室主任陈磊,他的豪言壮语让记者深受鼓舞。在采访过程中,陈磊恰好收到了上初三的女儿发来的两条祝福短信,这位在工地过了11个春节的硬汉,脸上“顿时笑成了一朵花”。

    “陈磊的笑容感染了我。”韩俊杰对同事说,“只有深入接触基层群众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从这个角度说,走基层是我们新闻记者净化心灵的良药。”

    1月18日早7点,本报驻吉林记者王培莲准时来到沈阳铁路局长春工务段长春线路车间长二保养工区,跟着养路工人师傅们巡线。3个多小时,25岁的年轻女记者王培莲和工人曹明元边巡线边聊天,边聊天边学着干,更换辙叉、查看钢轨甚至捡垃圾、清理铁轨上残留的排泄物……

    “跟他们走一圈下来,学会了不少铁路术语,什么叫更换辙叉,什么叫干‘天窗’活儿。”王培莲说,“作为新记者,这样的采访是一种难得的历练。这也提醒我,要经常到基层一线去体察民情,反映老百姓真正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真实需求。”

分享到:
2012年共青团宣传工作会议召开
把新闻写在大地上
“马路孝子”替母扫大街
我是一个“兵”
青春留海外 奋斗归祖国
舍小我 成大我
“终于回家了”
北京:送服务到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