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工程建设正当时。新春伊始,山西省水利厅新成立的大水网建设领导组办公室就开始加班加点,研究山西大水网建设的各项工作,新一轮水利建设大会战已经在三晋大地拉开序幕。
建设山西大水网,奋力实现水利跨越式发展,既是饱受“水”困的3500万山西人民多年来的梦想,更是该省在加快转型跨越发展中变“水瓶颈”为“水支撑”的努力实践。
煤长水短,是对山西自然资源禀赋特征的典型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该省累计生产原煤120多亿吨,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加之采煤对水资源的严重破坏,山西长期以来饱受缺水之痛。
数据表明,山西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05.8毫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381立方米,为同期全国人均值的17%,属于全国水资源短缺程度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针对上述状况,山西省委、省政府在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针对主要水问题,于2007年初作出了加强水利建设实施兴水战略的重大决策。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目前35项应急水源工程已全部完工,兴水战略取得决定性胜利。去年年末,全省水库蓄水量达到20亿立方米,是“十五”期间年均蓄水量的3倍。这部分水源工程全部下闸蓄水之后,加上已除险加固的百座病险水库,全省境内水库地表水供水总量将达到37亿立方米,地表水供需可达到宏观平衡。
受益于“兴水战略”,山西省已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一些多年旱地变水田,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去年4月8日,山西省委、省政府针对新形势需求,全面启动了大水网建设。
其总体框架是:以纵贯山西南北的黄河北干流和汾河两条天然河道为主线(两纵),以十大骨干供水体系(十横)为骨架,通过河库连通工程建设,将黄河、汾河等六大河流及各河流上的大中型水库相连通,形成“两纵十横、六河连通,纵贯南北、横跨东西,多源互补、保障供应,丰枯调剂、结构合理,稳定可靠、配置高效”的供水网络,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由“水瓶颈”向“水支撑”的转变。
山西大水网供水区总面积11.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74%,覆盖全省六大盆地、11个地级市、119个县(市、区)中的91个县(市、区),受益人口2848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3%,区域GDP占全省的91%。到2015年大水网骨干工程基本建成后,全省年总供水量可达到91亿立方米,以有效解决全省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地区用水差异较大的问题,在空间和时间上满足各地区转型跨越发展的用水需求。
有关方面预计,通过几年努力,大水网建成后,山西省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将得到基本解决,地下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据新华社太原2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