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2月27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爸妈成功学

言行应当留样于儿孙

鲍人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2月27日   12 版)

    有一个相当聪明的初二学生,常常忘记自己的作业是什么,因为他有一位对他无微不至的母亲。有一个事例可以说明什么是无微不至:他母亲让他的同学把作业本借给他,以便抄写作业题。这位母亲需要这样交待同学:把你的作业本放进我儿子的书包里——千万不要交到他的手上,我今天晚上用完后会把它再放进我儿子的书包,明天上午你一定要记得主动向他要——不然他会忘记的。学习是如此,生活也必然如此。他会“忘记”自己的母亲还没吃饭,而把所有的饭菜都吃光;他会“忘记”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已经在学校门口等他放学回家,而与同学玩耍甚至是独自一人玩耍一两个小时;他会“忘记”穿上该穿的衣服,除非有人帮他穿上。

    有一个初一的学生,自小学时他就不能受到任何委曲。上课不能强迫去,老师不能批评,作业不能强求。一个十几岁的男孩,至今还要与母亲同睡。

    还有一个孩子,也是初二。他母亲给他买鞋,他说:“要买就买1000块钱以上的,不然就别买。”

    这三个学生的家长都是我的熟人。

    我还见到这么一对母女。在餐馆吃饭时,因为服务员的一点小错,母亲就破口大骂,十一二岁的女儿略带青涩地在一旁小声地帮腔。

    这些都是比较极端的事例,生活中这种情况应当不太多见。但是,我们又很难说它不是一种普遍现象。上述事例中有三例来自我的熟人,而我的熟人中有这个年纪子女的肯定没有一百人。姑且按一百人计算,百分之三的比例,还算少吗?况且,我已经看见子女在另一个年龄段的一些熟人中,他们对年幼子女的类似教育正在酝酿和发生。

    对孩子的教育,归根结底是教其做人。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学校教的是知识,包括社会知识、做人的知识,在现代社会,这种作用家庭是无法替代的;家庭教的是人对社会知识、做人知识掌握之后的实践。因此,家庭的这种作用也是学校无法替代的。

    父母的见识,父母的为人,父母的责任心,父母的处世方式,父母的道德水准,孩子都在看、都在学,更不用说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安排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小偷的孩子还是小偷”,这个道理不是说小偷生养的孩子注定会是小偷,而是说以小偷方式言传身教出来的孩子还是小偷。我们的孩子今后会发展得怎样,从父母身上能够看到影子。

    我曾经在武夷山区一个小山村的农户人家看到一副几百年前的对联:“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应当留样于儿孙。”如今有几个家长能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孙后代?连我女儿都说:“自己懂得做人的道理同时又有意识地教育孩子做人道理的父母,实在难得。”

    做人是要有原则、有底线的,大道理要讲爱国,小道理要讲道义,否则这个社会将陷入道德的崩溃,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史上都有此种事例。

    有人说,社会上许多人都如此,怎么能让我的孩子不如此?这是需要做出选择的。或者一起沉沦下去,或者有一些人保持独立的人格,成为社会最后的良心。在没有指望的时候,要指望自己,指望自己的后代。即使没有这种高尚的想法,我们也应当相信“好人终究有好报”这种看似有些唯心、无奈的道理。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成长的一切都由学校决定,他们做父母的任务就是挣够钱将孩子送进学校。还是一位我认识的家长,因为自家孩子欺负同学被批评,跑到学校指责道:“我把孩子交给你们学校,就是让你们教育他,你们为什么没教育好,让他欺负同学?”许多家长愿意花钱让孩子吃得更好、穿得更好、玩得更好,也愿意花钱到各种补习班学得更多,却不愿意与孩子有哪怕一周只是一次或一小时的交心,更惶论让孩子从自己言行中学会做人的道理——能不当孩子的面说脏话、粗话,或不当面谈论传闻的或亲身经历的勾心斗角、奸诈险恶、家庭纷争,就算不错了。

    不要认为这样的孩子今后自然会有出息。我相信他们之中有一些悟性好的孩子今后会有意识地克服自己的不足,让自己成熟、成才,但我也相信其中有一些孩子会沿着这种教育诱导的人生轨迹走下去,因为他们的过度自我意识、缺乏责任心、缺乏毅力、正义感不足等等明显的毛病,而在生活中、事业中、家庭中、社会中吃不少苦头。

    我不是在诅咒。还是说说我身边的人和事。我的一位家族晚辈工作后总是不断地抱怨。抱怨上班路途远,抱怨工作忙,抱怨开会时间长;一位年轻的同事,工作多数时候是要领导催着办的,否则就敢一放几天;有两位朋友与我谈及他们几位年轻下属的共同毛病:工作交给他,他先判断能干不能干、好干不好干,然后据此向领导建议修改工作要求,最后弄得似乎是工作错了、他们对了,还时常抱怨怀才不遇。

    这些人今后也许会有出息,但是与那些将聪明灵活的优点与踏踏实实的作风结合起来的人相比,谁的机遇更大?我们总说如今的社会竞争激烈,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哪类孩子更有可能抓住机遇或被机遇看中?机遇会等待或光临他们几次?如果说这样的事例还不够刺眼,那么去年那位因为母亲不愿意节衣缩食供他在国外挥霍而在机场用刀刺向自己母亲的孩子,应当是一个警钟了。

分享到:
钟道然:成长就是不断寻找妥协点
吴琼霄:志愿小达人
言行应当留样于儿孙
高考是和自己下的一个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