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2年进驻上海市南京路以来,武警上海总队一支队十中队始终模范践行雷锋精神,在改革开放前沿引领社会新风,在爱民为民的服务中打造“道德名片”。
学雷锋不能回避社会现实
2011年9月16日上午,上海长征医院发生了感人的一幕——
“孩子们,我的孩子们……”弥留之际的忻大爷发出微弱的声音,念叨着常年照顾他生活的武警十中队官兵。当十中队雷锋班班长丁君和战友们赶到医院后,双目失明的老人紧紧拉住他们的手,安详地离去。
南京东路街道忻大爷家门口竖着一块醒目的牌子,上面写着“武警十中队家庭敬老院”。忻大爷自幼双目失明,老伴早年因病高位截瘫,老人膝下无儿无女,唯一的侄女也渐渐与之疏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十中队官兵就定期来忻家照顾老人生活,嘘寒问暖。逢年过节,战士们还把忻大爷夫妇接到中队,让他们感受大家庭的温暖。
十中队营房背靠南京路,面向人民广场,白天人声鼎沸,晚上霓虹闪烁。在这种复杂环境下,该中队始终坚持用光荣传统熏陶官兵思想,把雷锋人生哲学系列教育作为官兵的必修课常抓不懈。
社会上一些人自私冷漠的现象难免给官兵的思想带来冲击,但他们始终坚持用爱去化解。去年8月的一天下午,一个残疾中年妇女蹒跚着想走上市政大厦前的台阶,正在执勤的领班员韩磊见她腿脚不方便,就想上前帮忙,不料刚走到跟前,中年妇女一个趔趄摔倒在地,然后非说自己是被推倒的,韩磊有口难辩。当晚,战友们纷纷议论开了。有的说:“以后谁还敢做好事?”指导员张军捷把这些话记在了心上。
第二天,张军捷结合社会上出现的“老人倒地无人敢扶”现象,给全体官兵上了一堂公德与诚信教育课,开展了“扶不扶”、“怎么扶”大讨论,引导官兵自觉结合经济社会大背景,用辩证思想、发展眼光来分析和审视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正确认识一些社会消极现象。
最后,指导员的一席话让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如果遇到有人倒地到底扶不扶?答案是扶,必须扶!如果被人误解怎么办?请放心,‘身正不怕影子斜’,战友们相信你,中队是你们的坚强后盾!”指导员话音刚落,台下一片掌声。
周末,韩磊和战友在社区干部的引领下,带着水果、营养品去看望那名妇女,这让她大感意外。社区干部对她说:“人家武警战士可是以德报怨,如果你这样对待帮助你的人,以后谁还敢帮你?”那名妇女羞愧难当,当即道出了事情原委。原来,她的腿部本来就有旧伤,那天自己不小心摔倒后,就想趁机赖上战士带她去看病。
事情说清楚了,韩磊心里的疙瘩也解开了。
“一个人的爱是有限的,但只要爱互相传递,人人献出一份爱,整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中队官兵始终秉持着这种理念学雷锋做好事。
拓展内容创新形式学雷锋
“看到了!没想到远隔上千公里,说见到就能见到你们!”家住威海路振法大楼的任淑珍通过网络视频,见到了远在福建的亲戚,喜出望外。看着这一幕,站在一旁的十中队排长闵奇脸上露出了笑容。
任淑珍老家在福建,年轻时到上海,至今孤身一人。去年8月的一天,闵奇在振兴居委会听说了任淑珍的情况,就和战友一起带着水果来看望她,任阿姨非常高兴,拉着官兵们聊个没完。
一周后,闵奇又带着水果来看她,发现任阿姨家的水果很多,他们上次送的都烂掉了。任阿姨不好意思地说:“你们以后不要带东西来了,我家里什么都不缺,退休工资也不低,就缺有人跟我聊聊天。”
闵奇明白了,任阿姨需要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世界的慰藉。
这件事给了官兵很大的启示:现在生活好了,大家吃穿不愁,很多人家里还有保姆,如果做好事还是停留在送水果、搞卫生上,显然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现实需要。
从那时起,闵奇和战友开始主动往任阿姨家里跑,经常同她聊天解闷。得知她喜欢听戏曲,战士们就精心挑选购买了戏曲类碟片送给她。原本整天闷闷不乐的任阿姨,这下开心了。
但官兵的休息时间毕竟有限,不可能天天来陪任阿姨聊天。于是,闵奇拿来一台笔记本电脑,连上无线网络,教她使用网络聊天。闵奇说,等把阿姨教会了,就帮她买台电脑放在家里,这样她就可以随时见到亲戚朋友了。
无独有偶,十中队雷锋班战士单力也遇到过类似的事。两年前,单力接过老兵手上的“剃头刀”,当上了理发员。一开始,每月20号在南京路开展为民服务时,单力的摊位总是最“火”的,每次都有很多老大爷、老大妈排队等候。但不知什么原因,来排队理发的人渐渐少了,这让单力很纳闷。
有一次,一位老大爷理完发后一声叹息,小声嘟囔:“这个小伙子没有以前那位爱说话,我来理发又不是为省钱,主要是跟战士们说说话。”
听了这话,单力明白了,理发光靠技术还不行,更要有贴心的服务。现在“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内心的孤独需要排解,这已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随后,单力买来心理学、老年保健等方面的书籍,开始学习与老人沟通的技巧,还学起了上海话。慢慢地,单力的“粉丝”多起来了。
这些事让十中队官兵意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传承雷锋精神的同时,更要拓展学雷锋的形式和内容,赋予其更多的时代内涵。
让雷锋精神提升官兵思想境界
学雷锋对十中队官兵的思想影响有多大?十中队副指导员蒋可鹏的恋爱经历就是一个注解。
8年前,蒋可鹏和后来的妻子蒲宏雁一起考入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两人相识、相知,逐渐相恋。4年后,正在热恋中的两人毕业,一个参军来到上海,一个则留在湖南工作。
谁知别后3年,他们除了电话沟通,竟然没有再见过一次面。定了两次婚期,都因为蒋可鹏要执行任务而一推再推。蒲宏雁隔空发来了质疑:“是不是因为大上海繁花似锦让你迷了心?”蒋可鹏只能一次次地苦笑着向女朋友解释。
2011年11月19日,蒲宏雁突然来到上海,想向蒋可鹏下最后“通牒”。即便如此,蒋可鹏依然没有停止手上的工作。当他带着中队8个班长一一把战士们捐助的钱款和学习用品寄给8个贫困学生之后,才坐下来陪伴女朋友。看着男朋友带回来的一沓邮寄单和整理好的贫困学生资料,蒲宏雁多了几分理解和感动。
蒲宏雁来队的第二天,刚好是十中队的为民服务日。
早上6时30分,身为团支部书记、分管为民服务工作的蒋可鹏没有惊动蒲宏雁,就带着中队的志愿者走上南京路,开始了为民服务活动。他前后忙碌着安排场地、维持秩序和热情地接待前来寻求帮助的群众,丝毫没有注意到在不远的街角,有一双含着泪花的眼睛一直在深情地注视着自己。
当天晚上,蒲宏雁紧握着蒋可鹏的手说:“这两天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你。一个连陌生人都愿意去帮助的人,我相信你更会好好地爱我。”
“对家的责任,放大了就是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责任。”中队官兵用这种境界来践行雷锋精神。
每逢节假日,南京路上数百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都成为人们争相合影的靓丽背景。南京路上的商家知道,这些国旗的出现,与十中队国旗班有关。
1996年国庆节,十中队国旗班首任班长张耀良带着国旗班战士到南京路参加一个国庆庆典活动。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和繁华热闹的街道,张耀良感到今天的街头似乎缺些什么。当目光停留在庆典现场一面孤零零的国旗上时,他猛然醒悟:南京路缺少的是鲜艳的五星红旗!
张耀良当即决定:要走上街头、走进学校、走进社区,向广大人民群众宣讲国旗知识、宣传爱国主义精神。
当晚,张耀良就带领国旗班战士一起编写了8000多字的宣讲稿。第一次到储能中学宣讲,台上讲得精彩动情,台下听得入神动容,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渐渐地,国旗班“宣讲团”的名气越来越大,南京路上的很多企业开始主动邀请他们为员工开展宣讲。不久,南京路上的“大娘水饺”率先挂出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随后其他商家也纷纷效仿。去年国庆节时,南京路上的商家自发挂出的五星红旗达到600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