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3月01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那些“会走的钞票”被骗,向谁去喊冤

刘道彩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3月01日   02 版)

    朋友陪孩子外出艺考回来,连叹“烧钱”:半个多月的各地奔波“赶考”,再加上考前辅导,已花掉数万元。其中哪些是该花的,哪些是冤枉钱,心里没一点底儿:一是花钱能办成多少事,他无法预知;二是几乎所有的花钱项目,都没有正规票据,即使舍下面子向人家要,也被告知:这个,真的没有。

    近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艺术单考考点被曝出教师代考事件后,媒体对该市艺考培训点进行暗访,发现不少培训机构明目张胆地与艺考生签协议并提供代考服务,称花费几千元就能艺考“包过”,甚至可以花钱买分数。自1月30日各考点组织艺术科单考以来,广东查实违纪考生430多人次,其中替考103人次。

    艺考市场到底有多乱,广东所暴露的问题或许只是冰山一角。这些年,艺考的热度持续不减,在就业难背景下,艺考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许多考生冲击理想大学、增加就业砝码的博弈场。因为同样的高考,艺考生上本科院校的分数,要比普通考生几乎少一半。原本主要以培养艺术人才为目的的艺考,因为附加了太多的功利,使得“半路出家”、“突击速成”的艺考生越来越多。

    而高校也正是有效利用了家长、学生的这种心理,不少和艺术根本不沾边的高校,在一无艺术积淀、二缺正规师资的情况下盲目招生。虽然高考生源日益萎缩、艺术生培养已严重过剩,不少高校还是想尽办法扩招。十多年来,全国设立艺术类专业院系的高校,已由原来的几十所发展到1400多所。

    由于高校在艺术单招中拥有太大权力,运作程序又不够透明,导致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在个别院校眼中,艺考生俨然就是一张张“会走的钞票”,从考生参加专业培训、择校报考、应试到录取等各环节,已编织了一张让家长、考生“烧钱”的利益网。 

    “艺考热”是一种畸形的教育现象。艺术人才的“批量生产”不符合艺术人才的培养规律,无法保证人才质量,也会带来艺术生就业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在美国,虽然近年来也出现就业难问题,但艺考却无法达到我们这里的热度:一是严格的程序与监管,让图谋不轨者的伎俩无法施展;二是高校不相信艺术能短期速成,选才更注重艺术背景;三是美国的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率不太高,工作也不够稳定。 

    其实,我们有媒体和研究机构也曾预警:目前我国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已严重供大于求,实际就业率不足50%。但为什么这么多家长还宁愿相信艺术类考试是一条“捷径”,愿意相信那些辅导机构的各种承诺?我们呼唤家长理性、高校加强自律,监管部门又都干什么去了?

分享到:
“弃婴安全岛”:虚谈伦理只能将其架空
永远不要让信仰法律的公民绝望
上海叫停楼市“旧政新解”的政策信号
“离谱”执法比不实网帖危害更大
贪与反贪别成了技术较量
那些“会走的钞票”被骗,向谁去喊冤
偷放
微言快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