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不敢治乱,说到底,核心就是敢不敢反腐败。同时,能不能治乱、会不会治乱,也会成为弥补制度建设缺失、促进中国民主法治建没、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巨大动力。治乱就像一把剑,反腐、改革,双刃系于一身。
春天即将到来,被中国公众称为专讲“春天故事”的中国“两会”,也将如期召开。但笔者在这里所说的如期,可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而且包含了亿万公众期盼、期待与期许的内涵。
那么,今天中国绝大多数公众最为期盼中国政府、中国的最高立法机构和中国最高参政议政机构的是什么呢?
也许有人会说,是民生是物价是住房是看病是教育是就业是反腐等等,我说不是,因为这些都是一个人民政府必须着力经办,并且必须办好的义不容辞之事。那么,是一段时间内媒体给予了相当关注的道德滑坡问题吗?或是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生产安全建筑安全问题?抑或是“三公”消费屡禁不止问题?还是土地财政税收过重招投标暗箱操作问题?甚至是既想增强文化软实力却又缺少硬支撑的问题?国家大,头绪多;发展快,问题杂。所有这些,无疑都应该成为八方代表各路委员上交议案与提案,反映公众呼声、监督政府运行方式与结果的重要内容。
但是,我以为,仅去面对咨询这些问题,还远远不够。今年“两会”实有必要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提高“两会”监督政府的综合性、增强工作目标的指向性、加大社会管控(监督也是一种社会管控)的鲜明性、扩大社会影响的广泛性、增进民主法治建设的实效性。笔者建议,今年“两会”有必要在监督与审议政府工作时,选定一个具有巨大包容性的课题,作为衡量和检验政府工作优劣的标准。
就当今中国的社会现状而言,我以为,中国社会各阶层公众、大到不同的利益集团小到各个纳税人,其最大也是最迫切的愿望,就是要大力整治方方面面的混乱现象。因为,正是存在于各行各业的种种乱象,不但严重影响着中国各项事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而且还越来越危及到每一个社会人(包括公民和未成年人)正常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在有些地区说乱象已恶化了人们的生存环境,也不为过。
如果我们不是因为讳疾忌医而无视现实的话,如果我们还有像30多年前那样大开大阖的战略勇气的话,就应该看到:在经济生活中,坑害百姓的乱收费、乱涨价、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事端屡屡发生。衣食住行柴米油盐中的掺假造假,在直接威胁着公众的健康。屡禁不止的黄赌毒腐蚀危害着几代人乃至天真烂漫的青少年。交通运输中的事故频发险象环生、医药卫生中的高价药高收费、观光旅游中的欺客宰客、文艺创作、科学研究中的抄袭剽窃、从低幼教育到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混乱迷惘、体育界中的黑球黑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偷工减料酿成的豆腐渣悲剧……我相信,所有这些现象,对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两会”代表和委员来说,早已使他们食不甘味、卧不安榻。那么,在每年难得一次的中国议政季节里,我们又怎么能不对治理这些乱象大声疾呼呢?又怎么能在这宝贵的十几天中,不是把智慧和精力用在尽快梳理这些乱象而消磨时日呢?
毋庸讳言,能不能有效治理当前中国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乱象,是对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实际工作能力的严峻考验,是对执政党执政观念和执政水平的严峻考验。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十分鲜明地点出了今天执政党在应对考验中,自身存在着四大危险;其中就有“精神懈怠的危险”和“能力不足的危险”。笔者认为,治理乱象不但是治愈精神懈怠的一剂良药,更是检验各级公务人员执政施政从政能力的试金石。
不可否认,由于时代和社会的变迁,今天中国各级领导机关中多数干部的成长环境与动荡岁月中成长起来的干部的经历迥然不同。他们大多出自“三门”(家门、校门、机关门)。治理种种乱象,是复杂的社会实践难题,是具有极强政策性、原则性又需要有很高的艺术性、灵活性的综合性课题;更是对打掉“三门”干部的幼稚、慵懒、片面、漂浮、轻狂作风的一种有力倒逼。治理乱象是一堂课,强迫我们的各级干部补习社会管理、公众服务的实践,无论他们曾经学的是什么专业,干的是什么工作,无论他们有多少经济、商贸、金融、财政、交通、能源、电信等专业知识,也无论他们自认为是司法、军事、外交、卫生、体育诸多方面的人才,如果完成不了本领域本行业的治乱任务,就不应得到公众的认可,更不应升迁与提拔。治理乱象应该是各行各业人才遴选的基本前提。
另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当今中国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乱象,又都与官场腐败、权力寻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几乎所有的行为混乱、秩序规则混乱现象的背后都有腐败权力的支撑、都有利益与私欲的博弈,也有制度性缺失与社会道德的丧失。因此,敢不敢治乱,说到底,核心就是敢不敢反腐败。同时,能不能治乱、会不会治乱,也会成为弥补制度建设缺失、促进中国民主法治建没、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巨大动力。治乱就像一把剑,反腐、改革,双刃系于一身。
盼望在这个议政的季节里,在两会代表、普通百姓的的建言中,我们的公务人员执政施政从政能力能够有所提高,如是,大得人心!
舒行